誰也沒想到,2019年所發生的事或將改寫全球歷史。
新冠病毒自2019年末在中國始發起,陸續蔓延至全球。近日在歐洲的大爆發,真正引起全球恐慌,歐洲各國封城封空域,媒體紛紛以「第三次世界大戰」形容今次的疫症。同時間,香港再次提升防疫級別,危機之大讓全球如箭在弦。
這種被稱為反全球化的病毒,不單重新定義了全球的經濟及生產模式的分工,亦讓我們重新反思現有的工作、消費及生活模式,是否唯一或是最理想的方式。而在全球大爆發之時,除了等待政府行動,民間可以怎樣回應以緩和疫症帶來的影響?下文嘗試以數個民間抗疫的例子,看看各國民眾因應當地文化觀念及行政方針作出回應,引發大家對公民創新的討論。是次的危機,又會否成為一次轉機,將由下而上的創意解難轉化為公民參與的新常態?
台灣 – 即時口罩地圖 舒緩心理不安
在疫症爆發初期,台灣實施相對強硬的抗疫措施以實保口罩供應,但在短時間內大爆發的疫情仍為市民帶來極大的不安及壓力;不同民間團體及民眾因而自發開發即時地圖應用程式,讓市民可以安坐家中,得知家居附近的口罩存貨量,解決民眾不安的心理,舒緩搶購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