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麗的表象下藏了甚麼?
Luke憶想,過去成長於深水埗與長沙灣,對區內草根生活的記憶並不模糊。他曾聽過不少區內老人的貧苦往事,也會同情。奈何,或者因為受香港填鴨式教育薰陶,「細個比較讀書為本,只知乖乖考好大學,沒想太多個人與社區的連結。」勤奮的他,後來也如願考入科技大學主修工商管理(BBA),踏上一條親朋友眼中的康莊大道。
縱然在別人眼中前途似錦,Luke讀着倒是疑惑叢生,「想到畢業後要投身競爭激烈的世界,未至於不安,但會疑問:營營役役,所為何事?」他的感觸,可追溯至高中參與聯校義工服務時,不自覺埋下的種子,「那時我的公民意識未算強,不過看到草根階層的處境與需要,念念不忘。」待他上了大學,讀書不再只為應付公開試,多了機會格物致知後,不期然檢視起素常接收的資訊,究竟存在了甚麼謬誤,「譬如政府和外國媒體介紹香港,總把它形容為『東方之珠』、『購物天堂』,但這些浮華形象真的符合平民的現實時空嗎?」
人是一切的核心
當Luke深思賺錢維生以外,該怎樣運用知識做更有意義的事之際,課堂上剛好有導師介紹「Social Impact」及「Social Enterprise」等社會企業概念。「那時雙眼發光,決定畢業後,要做一間社會企業,將參與社區義工服務的經驗,結合專業的商業知識與技巧,做一些自己喜歡,又可造福公眾的服務,透過企業運作帶出社會使命!」
雄心壯志是有了,可是如何落實執行,是另一個難關。Luke說策劃初期,要召集人手、確認定位、構思內容、組織資源等,考驗重重,「組團時發現,人人出身不同、經驗不一,對社區的理解存在很大的分歧,過程中要花不少心力與時間傾談及了解,才能推動往後每項內容與細節的編配。」幸運地,Luke得到伙伴Maggie和Koie支持,三人想法接近,一致認同社區的多元性與重要性,總算構成了組織的基本班底。
下一步,是服務與對象定位。Luke說,「社區的定義很廣、階層亦多,曾想過辦外國人導賞或聚焦個別社區,可是基於大家沒有導遊牌照、申請程序與成本等問題,又不想局限於少數受眾,於是想到以更廣泛的『街坊』為對象,由街坊主導及參與在地的社區與文化嚮導團,以及透過導賞員培訓與工作坊,善用社區資源昇華教育,深化社區、街坊及公眾的連結。」
這個發展方向出於Luke的興趣,但亦多得前輩提點,「創團至今的起跌中,我試過自信爆發,也嚐過被外界或自我質疑的階段。最深刻的一次,是向MaD做presentation時,因為自己讀商科出身,以為只要好好展現理財計劃,必然成事。誰知,MaD創不同主席Ada(黃英琦)事後提醒我,辦社企跟一般商業不同之處,在於很多事情無法單靠數字去量化,必須回到人性的層面去思量與抉擇。那一刻,叮一聲,發現我身為掌舵者不可只『think big』,還要多問『why』及回到初心做事。那麼,我的初心是甚麼?就是看到別人找到對社會的歸屬感,自己也會隨之開心和滿足。調整了心態,慢慢醞釀出現時所見的企業模式與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