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深度參與了許多地方創生的專案,從南到北,實際看到台灣有許許多多青年,不是到大城市、高科技產業找工作,而是選擇深耕且移居鄉下,努力開創屬於自己的事業,也為地方注入新的活水。
然而,在一場討論會中,有人提問:「怎麼實質幫助青年返鄉?」我則接著問:「是否不只是幫助更多青年返鄉,重點似乎還是要想辦法留得住、過得好,願意開心落戶於此。」
會這樣講,主因有幾個觀察。首先,青年返鄉「總會長大」,當有家庭時考量就會更多。像我自己常常開玩笑說我「嫁來」礁溪,從高雄北漂至今,除了年輕時為了工作及學業移居北部。到了現階段,考量的就不只是自己的需要,還有老婆、小孩,甚至是遠在家鄉的雙親。
再者,當你要照顧的對象年齡有老有少,就會覺得一個「全齡友善」、「全人生活支持」的環境介面是相當重要,讓你能安心放心的讓家人在社區活動,有一定品質的生活型態,讓自己可以無後顧之憂的衝刺於事業。
此外,這幾年接觸許多設計非常好的照護機構,給長輩在晚年有很好的照護環境。但不可否認的,大多數的長輩還是會選擇在原有熟悉的社區安老,再好的機構也無法胃納所有的需求,「在地活躍老化」還是東方社會邁向老年的心中期待。
因此,2019年底當有機會與屏東縣政府一同合作,實踐「全齡友善社區」的目標時,我與團隊十分興奮,很期待能用服務設計思維(Service Design Thinking),重新定義與打造社區全齡與全天的生活介面,讓一個可以堪稱「烏托邦」的社區雛型可以在台灣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