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閱只需 4 分鐘
假如你是一個支持性別平等的人,那麼你應該會對賦權女性,提高女性在社會地位這種概念並不陌生。在香港,我們可以看到很多不同的企業或團體都會支持女性爭取權益,甚至投放大量資源以及成立各種企業內的組織去推廣性別平等。但是當我們在提及「女性」的時候,你所指的「女性」,又是不是我心目中所想的同一群「女性」?
很多人都想到有關性別平等,就會想起在職場上女性所面對的不公,要培養女性領袖等等。不過,亞洲社會裏比較少談及「交集」(intersectionality)這個概念,意思是所有女性,無論她的種族、性傾向、經濟狀況、國籍或身體狀況,我們都應該需要關注她們。例如,在美國適用於白人女性的爭取權益運動,就未必會切合在香港華人女性的需求,因為我們的體驗和生活都不一樣。
讀者們可能會問,為什麼我好像沒有在亞洲的社會平等運動聽過這個概念?
其實這個概念首先從美國的黑人運動而產生的,由於在外國就是以白人為主的婦女運動,往往忽略了很多其他邊緣的婦女,所以會提倡在爭取女性權益的時候也需要關心其他社會元素。避免有一些女性當以為在為整個女性群體在爭取權益的時候,反而剝削了其他女性的權利。
當我們社會談及共融的時候,在推廣女性權益道路上也是需要講求多元化的。社會上有很多不同種類的女性,而每一位女性的經驗和背景也非常不一樣。一位跨國公司企業高層的女經理在職場上可能會面對職場上的不公平,對她來說,爭取性別平等的重點或許會側重在董事局內有多少位女董事, 女性升遷的平等機會等等。 但是這樣並不代表一位在香港的少數族裔家庭的母親也有同樣的經歷。 對她來說, 性別平等可能就是等於別人不會因為她的宗教信仰而排斥她, 或是參與一些社區舉辦的「婦女創業班」, 提升自己的技能。
往往在很多的活動和資源上,主流的女性都能從中獲得一些支持和資源,很多時候社會忽略了一些邊緣的女性群體,例如,性小眾、低收入婦女、外藉家庭傭工,少數族裔婦女,而往往她們得到的資源都是最少的。所以當我們舉辦一些婦女活動的時候,也應該要考慮一下我們是否有照顧到不同種類的女性的需要, 並切忌把自己對性別平等的看法強加在其他女性的身上。
那麼可能你會問,我們機構作為一個為商業和專業女性爭取權益的協會,是否只是會集中服務主流的女性群體?當然每一個機構的定位也有不同,而我們也積極去聯絡及與社會其他性別團體合作, 並容納不同女性社群的聲音, 務求可以為性別平等的道路上出一分力。
楊臻茜 Joscelin Yeung
國際關係小組主席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Chair
香港商務及專業婦女協會 The Hong Kong Association of Business and Professional Women (BPW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