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文化藝術發揮力量

透過文化藝術發揮力量

細閱只需 7 分鐘

註:本文原載於眾新聞「專業和你傾」

【撰文:藝術工作者樊樂怡】

作為藝術行政人員,準備「Plan B」、想好如何應付惡劣天氣,是策劃所有活動時的基本程序。

經歷過沙士,以為這次疫症也會在半年內消退,怎知過了一年多,情況仍然持續,應變成為了日常。前一年在計劃書提出的所有項目,統統都要變陣。就像我任職的機構「創不同協作」(MaD)本來打算在2021年初辦外地考察,拜訪台北的遊樂空間創新者,以這年的狀況,當然不可行。但是如果將目光轉回本地,就會發現香港本身也有極之豐富的資源:從民間自發的街頭遊戲到官方興建的共融遊樂場、從以吸客為目標的商場遊樂場到非牟利機構牽頭的公園改善企劃……藉遊戲為社區充權或推動遊樂空間創新(我姑且統稱為「play practice,遊戲實踐」)的本地群體,其實非常活躍,也有可觀的成果。

香港的遊樂場(至少大部份)不好玩,是全港少有的共識,但如何超越「講來講去三幅被」的批評、建立知識和推進討論?我認為正好可以運用MaD歷年建立的公民社會網絡和文化策劃經驗,加上自己對遊樂場歷史的少許研究,作一個初步嘗試,這就是我們策劃「創不同之旅|玩想遊樂空間」(MaD Trip)的初衷。

參加者考察七個遊樂空間,「捐山窿公園」是其一,智樂兒童遊樂協會講解設計理念。

聚集與兒童遊樂相關的創新實踐者

在限聚令之下,即使項目改在本地舉辦,也無法同時帶幾十人參觀遊樂場。因此,這個「旅程」其實是一系列工作坊、討論和自助遊,目的是聚集與兒童遊樂相關的創新實踐者,包括倡議團體、設計師、商場管理者、親子組織等等,分享各自領域的經驗。策劃團隊花了不少心思編排節目和構思嘉賓人選,期望藉着層層遞進的每週主題,讓參加者對議題建立更全面的理解,以及更寬廣的想像。

愉景新城的鯨魚花園以動物造型設計,由商業機構管理。

雖然旅程的實地考察部份只能以自助遊形式進行,這個不完美的安排也帶來意料之外的好處。譬如我們以為大家都會選擇在白天前往遊樂場,那就可以好好觀察孩子玩耍的情況,事實卻是參加者太忙,有時不得已要在晚上到訪遊樂場,結果不同人得到不一樣的體驗:白天去的人遇上拍照、玩跑酷的年輕人,還有玩滑板車的一家大小;晚上去的人沒看見小孩子,卻見到許多放狗的人。當大家把各自的觀察拼湊在一起,就會發現空間每刻都有不同的使用者和氣氛,正好帶出遊樂空間的特殊社會意義。

參加者拜訪makers組織「軸物行者」,用木板和車輪製作滑板車,再送給大埔六鄉學習園地。

豐富多元的香港城市面貌

在另一場「與海外創新者交流」的環節,我們請身處馬德里的建築師、Basurama成員Manuel Polanco用視像會議主持工作坊。Manuel想大家體驗「urban safari」──這是Basurama每到一個陌生城市開展都市介入項目之前,透過影像分析來快速了解當地空間的方法。工作坊時間緊湊,十多位參加者要在20分鐘內,上街拍攝關於「informality」、「garbage」、「public spaces」及「advertisement」四組關鍵詞的照片,並上載到Instagram。因為疫情和各種技術原因,這場交流環節才要在網上進行,參加者分散在不同地點上課,但正因如此,這20分鐘內,我們才能同時看到坪洲、灣仔、土瓜灣、中環、鴨脷洲、長沙灣等地區的影像,這個工作坊模式是我們和Manuel都未曾試過的。香港城市面貌之豐富多元、市民使用街道空間的創意,令我們和外地嘉賓都為之驚嘆。

六鄉學習園地前身是村校,現由信義會太和青少年綜合服務中心營運。「綠腳丫」與信義會協作,進行各式社區實驗。
信言設計大使與康文署、建築署等部門合作,從2018起推動幾個公園的改造。最先完成的是荃灣二陂坊遊樂場,今年4月中重新開放。

這一年來,所有藝文組織都竭力追趕變化,有時事倍功半,難免感到疲累。創不同之旅變成本地工作坊,雖然部份是向現實妥協的結果,但很幸運地,過程帶來不少驚喜和啟發,也讓參加者和分享嘉賓看見彼此,知道原來有這麼一個社群,如此在乎這個議題。在這世道艱難的時刻,期望仍能透過文化藝術發揮一點力量,整理知識、製造交流的空間和連結實踐者。

作者簡介:樊樂怡,藝術工作者,現為創不同協作策劃人,曾主理多個與社區相關的文化項目,工餘亦以獨立身份策劃「我們的抽象遊戲地景」藝術及出版項目。

By 創不同協作 / Make a Difference Institute

MaD(Make a Difference)創不同成立於2009年,是一個結合思考和行動的地區性協作平台。MaD以跨界合作、共創、同理心及永續發展為核心價值,支持本地創意生態的長遠發展,積極推動年輕人以創新方法探索及回應當代挑戰,建立創意公民社會,帶來正面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