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來稿)《嘗試,直至我們找到出路》

(新聞來稿)《嘗試,直至我們找到出路》

細閱只需 5 分鐘

書名:《嘗試,直至我們找到出路》
作者:王育娟
分類:社會文化
定價:$148
出版日期:2023年3月

【內容簡介】

Trial and Error Lab的開始,來自一個問題:「如果有一個地方容讓年輕人嘗試一些計劃,將會出現什麼新可能?」

團隊從以往採訪的經歷,見證了很多年輕人礙於土地問題,無法一展所長,嘗試籌劃一個容讓嘗試與犯錯的共享工作空間。沒有相關經驗的他們,決意從零開始,藉著拜訪先行者、求問關鍵人物、申請資助,再進行一百五十日的實驗,一步一步開展計劃。

就是這樣,Trial and Error Lab正式成立。所說的「Trial and Error」,不是盲目亂試,而是透過嘗試,檢討問題,修正錯誤,累積經驗,作為下一次嘗試的養份。

從一百五十日實驗開始,Lab Fellow逐一進駐;冬去春去,轉眼過了二千多日。有些單位進駐後遷出,擁有自己的工作室;有些放下當初的計劃,開始了另一種人生方向;有些仍在起步階段,尋找發展的可能……在這裏,出路不是單一路徑,而是有各種可能。

這段日子,不只是Lab Fellow反覆試錯,也是Lab的學習過程。這是一班人嘗試、犯錯,再嘗試的紀錄,不浪漫,但極真實。

「在競爭如此激烈的城市,成功就是王道,失誤是弱者的罪名。只是,害怕失敗,往往是創意枯竭的原委。沒有誰一出生就什麼也懂,總是在跌跌碰碰中,懷着探索世界的希冀。當世界的變遷已超出我們的想像,人人都在尋找下一階段的出路時,不畏跌倒失敗,勇敢向前,是我們是否仍有明天的根本。」——梁柏堅(突破機構副總幹事)

【作者介紹】

王育娟
Trial and Error Lab Co-Founder
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學士、文化研究碩士。
曾任電台節目主持十年,之後參與網媒編採拍攝、辦手作市集。
愛好手作產品,但技術屬手殘級,唯有以購買代替自製。
關注文創發展,文章散見於《香港經濟日報》和《JobMarket》。

【推薦】

「因為有在Trial and Error Lab兩年的日子,被大家的努力和專注光照過、鼓勵過,我後來才有勇氣,認真想自己有什麼未完的目標,慢慢地踏出去──因為我也被大家嘗試的精神感染了,我也決定要抱着自己喜歡的事情,出去闖,出去撞板之後再起身,繼續行。」── 司徒咏姍(Trial and Error Lab Co-founder)

「相信《嘗試,直至我們找到出路》能啟發一眾青年工作者嘗試推動創新的社會服務計劃,鼓勵青年人有『試錯精神』,在失敗中學習,堅持直至找到屬於自己的路。」──蔡廉明(青年工作者)

「《嘗試,直至我們找到出路》就是這場疑似幻愛的真愛紀錄。就像一本日記,你會讀到計劃的源起、準備工夫、上路的興奮、途上的困難,亦有幾位職人試錯的實戰經驗。有志參與社會創新的朋友固然會從這本書獲得甚有價值的參考,但筆者認為任何有份參與青年工作的朋友都會從這本書獲益。」──龐一鳴(社區營造者、一拳書館館長)

「背負着機構的使命、同工的尊嚴、贊助者的支持,以及Lab Fellow的期望,這段試錯之路殊不簡單,但也不孤單。作者阿絹以找到出路為主題,在每一個創意階段,分享各種挑戰。由起步至疫情,由抗疫到開關,Trial and Error Lab一直沒有停下來。」──凌浩雲(香港浸會大學專業應用教授)

「Lab沒有大肆為自己做品牌包裝工程,沒有一面唱好自己的文藝基礎建設,沒有為成功案例大拉Banner,彷彿在示範給Fellow看,Lab自身也是一仆一碌的走過來,自我演繹以Trial and error來營運一個Trial and Error Lab。」──莊國棟(Rolling Books創辦人、七份一書店總策展人)

By 《好。報》

《好。報》是一群熱衷社會創新的朋友共同創作(co-create)的網上平台,當中有來自香港及台灣的學者、社創創辦人、企業傳訊及企業社會責任(CSR)管理人、社會福利界同工,以至慈善基金管理人及學生。 《好。報》一眾博客抱著共創、共享丶公平丶公義丶公開的價值觀共同交流。透過分享香港本地和國際的的社會創新及公益項目,以及對可持續發展目標(SDGs) 的思考,促進大家對未來的想像和思考,並將之轉化為行動,惠及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