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學科合作 倡科技創善
熟悉初創世界的他現在更加力倡「Tech for good」,「好多時人們會將tech跟social good分開,其實兩者絕對值得結合。」他鼓勵跨學科的學者,能夠透過SoCUBE平台加強合作,將最新研發技術,重點針對社會需要,落實應用。
他特別提到教育心理學系副教授蘇詠芝(Catherine),形容「睇住她的項目大」。Catherine利用機械人,協助自閉症兒童改善社交。「見證她項目的演變,初初是機械人與病童對話,之後是做話劇,最新是透過
做推拿改善病徵。」
大學教授一般專注做研究,寫論文,以爭取研究資金和穩定教職。「她(Catherine)(2018)年頭才拿到tenure(終身教席),但她之前也願意付出那麼多時間做這些事,好有心。」Perkins透露,正協助Catherine開設社企,以讓更多自閉症兒童受惠。
Outcome比output重要
事實上,很多老師都是經常往山下跑的「有心人」,希望將一己知識「轉移」到社區,但有時難免會觸礁。「好多教授真心想幫社區,但終極目標不清晰,忽視Outcome。」他建議,有意申請KPF或S-KPF基金的教授,必須在項目目標及後續能力方面多思考。
「搞」社創除了要具備社會意識,生意頭腦亦同樣重要,後者是不少學者的弱項,因此不是人人都好像Catherine一樣,敢於將研究心血商業化。「SoCUBE平台的社創項目,絕對不能跟業界的total solution社創比較。畢竟教授的研究可能非常小眾,他們只是做由basic research到application的前期工夫。」(上期Cubic Zine王子昕教授便提到,
希望有組織能承傳,持續發揮影響力。)
中大向來人文主義濃厚,SoCUBE只是中大社創生態圈其中一塊,Perkins強調,「中大有不同部門及書院都在推動社創,例如HKSEC(香港社會企業挑戰賽)做了十幾年,又有Yunus Centre(尤努斯社會事業中心)、I.Care(博群計劃)等。我們希望可以凝聚這些力量,增加大家的synergy(協同效應)。」
隨着中大創新大樓InnoPort於2020年初落成,Perkins相信,新地標能夠將中大教授、學生及業界更好凝聚起來,一起推動社會進步。
此文轉載自
中大社創 SoCUBE
文:Kary Wong@ORK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