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閱只需 3 分鐘
這段艱難時期,大家最常聽到的口號一定是「同心抗疫」。 要做到同心,除了思考在個人層面上,一己之力在這危機上可供獻什麼之外,如何讓工作單位也發擇它的功能角色亦是一個值得不斷探索的議題。
疫症初期面對各項贊助項目活動的取消,各同事們都緊密地跟合作伙伴保持聯系。 大家須討論在不同情況下的應變措施,再推測延期項目所引發的連鎖問題,例如合約員工的薪金、研究項目的調查方法及分析策略整理、受惠人數和項目成效與預期的落差、員工的士氣和壓力、機構的日常營運、還須估算疫情後社會的轉變等等。 凡此種種也是燙手山芋的問題,沒有太多人有過往經驗可以分享,也沒有人有信心推斷危機何時過去。 縱然原先項目上的處理方法未有定案,作為慈善基金會,亦應該對社會上有須要的人申出援手。 各大NGOs腦筋急轉彎,紛紛投來新的議案同行抗疫,由最基本的派發抗疫禮包、超市禮券、食材及衛生用品以至大型項目如口罩生產等,百花齊放。
不過要明白各慈善基金會都有它的既定位置、目標和策略方針,希望幫助抗疫但同時又希望不要與其他資源重疊,希望及時適切但又要能夠監督過程和量度成效,甚至更希望有長遠成果。
幸運地本地的基金會網絡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平台,成員之間不但相互分享項目資訊,也發揮了共同學習和成長的效能。 在這段全球疫症漫延的日子,網上有大量的研討會不分晝夜,來自學者的研究文檔、政府的應對方案、也有海外慈善基金會的案例。 市場資訊𣊬息萬變,單憑一己之力實在應接不暇。 綜合數月來的經驗,基金會的角色由最初只提供資金用於購買抗疫物資、補貼中小型機構的租金及行政費用,到現在成立緊急援助基金,以補足未被公營體制支援的市民的須要之外,也已慢慢加入了各項中、長期的項目,希望增加個人、家庭以至社福機構的抗疫指數 (Resilience level),令大家也可以一起學習不同的技能,建構更穩固的基座來面對將來未知的難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