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與學童善意溝通

疫情下與學童善意溝通

細閱只需 6 分鐘

身邊很多朋友的子女因為疫情關係在過去一年不時要在網上上課,年幼的學童在家學習十分需要父母的支援,父母同時要兼顧上班與老師的職責一點也不容易。根據香港家庭教育學院在2020年進行的「子女開學及網上學習的家長意見調查」調查顯示,61.2%的父母就其子女於2020至2021學年內的遙距學習感到受壓。
 
兒童成長受父母的影響很大,而父母感到壓力,亦可能為父母與子女的溝通帶來負面影響,長遠來說更可能會影響情緒健康,加上學童本來已經要面對龐大的學習與考試壓力,如父母與子女的溝通受到影響,將會不必要地增加學童的壓力。

「感講森林」助融入校園

香港救助兒童會的「保護香港兒童的心理健康」調查報告顯示,35%的學童應用停課期間,家裏的氣氛緊張或令人感到恐懼。2020年需臨床精神科服務的兒童較前年激增。但公眾對心理健康意識不足,加上嚴重污名化等因素,只有很少人積極尋求協助。
 
專注於學童善意溝通教育的非牟利機構「JUST FEEL感講」早已意識到有關問題,因此在去年復課第一天,特別為其第一間夥伴學校 ──「聖文德天主教小學」 學童提供「感講森林」的復課情緒教育活動,協助學童處理復課的憂慮,讓他們更容易融入學校生活,為學童預防情緒問題。
 
「感講森林」先在該校禮堂進行,作為小學生復課的第一項活動,JUST FEEL導師和學校一起準備了3棵「大樹」,第一棵樹用作收集正面情緒,第二棵樹收集學童的負面情緒,最後一棵樹是讓學童表達鼓勵的說話。每位學童可以在彩色字條上寫上自己的正面或負面情緒,以及鼓勵說話,讓他們以抒發情緒。有些學童表示停課期間苦悶,甚至有驚慌與擔心。可是忙碌的家長或許因注重學業成績而忽略子女們的情緒變化。此活動正好協助老師了解學童情緒,若發現學童有情緒問題,亦可通知家長,作出跟進。
 
除了在禮堂的活動外,學校亦在校園不同角落設計了9個主題體驗活動,名為「歷九嘗新」,以便學童可以重新認識學校的環境,建立對校園的歸屬感。學童不用在復課第一天便正式上課,反而讓他們更容易融入學校環境,與其他學生和老師重建關係,讓學童增加安全感,往後更容易投入學習。
 

夥伴學校計劃與首屆網上論壇

JUST FEEL感講在另一所夥伴學校「德信學校」則為學童提供「心情追蹤月曆」,有助改善師生關係與親子關係。學童每天會將自己的心情畫在「心情追蹤月曆」,老師每兩星期收取月曆,觀察學童的心情變化。有次,一位老師透過課程了解到一個學童心情突然變壞,當老師向家長查詢時,家長沒有察覺兒子的情緒變化,原來是因為哥哥將要去當交換生,弟弟掛念哥哥,亦認為以後再沒有人會陪他玩耍,於是心情轉壞。家長感激老師轉告有關問題之餘,也特意多抽時間陪伴兒子,協助改善其社交情緒,實為家校合作的良好範例。
 
JUST FEEL 感講透過「感講夥伴學校計劃」,與學校㩗手建立同理心校園文化,讓學生身心靈有更健康和全面的發展。此計劃透過適切的支援及全面的培訓,讓教師更有自信和有技巧地主動與學生建立更佳關係、處理學生的情緒需要及化解各種衝突。培訓以教師工作坊、共學小組及共同備課會形式進行,除了讓老師更深入了解善意溝通和社交情緒教育的內涵和心法外,更重新設計學習環境,旨在協助老師將善意溝通融入學校政策和課程環境,此舉亦有助改善學童與家長的溝通與關係。計劃自2018年推出後,已培訓了逾3000名老師,讓多達3000名學童受惠。
 
此非牟利機構將於5月7日(星期五)下課後舉行首個年度網上研討會,更邀得殿堂級教育家兼香港大學榮休教授程介明先生作為主講嘉賓。論壇上亦邀請了多位感講夥伴學校的老師代表,分享善意溝通和社交情緒教育的重要性,以及推行後如何改善學生之間的關係、師生關係,以至父母與子女間的關係。詳情請參閱JUST FEEL感講的Facebook專頁
 
此文轉載自《信報》《經管錦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