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lix是中大語言學及現代語言系副教授,亦是手語及聾人研究中心的聯合主任。上年她跟心理學系的麥穎思教授合作,透過中大知識轉移項目基金(KPF),展開聾人精神健康社區計劃,包括建立具備手語雙語的心理健康資料庫,讓聾人理解「抑鬱」或「焦慮」等心理徵狀;透過故事工作坊,提升聾人的身份認同和精神健康。
作為健聽人士,也沒有聾人親友,究竟Felix如何走上聾人和手語研究的學術之路?故事要從大學本科說起。
她是中大校友,90年代以「暫取生」(拔尖)計劃獲錄取入讀英文系。她坦言對修讀英國文學不太投入,「讀得有些辛苦」,反而語言學讀得津津有味,「學習語言學的過程中,譲我明白到,如果有些書會讀到打瞌睡,就證明不適合自己;相反,如果越讀越精神,那就是自己的興趣所在了。」她打趣道。
本科畢業後,她沒有接受母校校長的邀請返回母校當英文老師,選擇繼續攻讀語言學碩士,她本來是研究幼童學習廣東話的現象,後來因為論文指導老師離開了中大,她有了轉題目的契機。
「那時我正好是Gladys(鄧慧蘭教授)的教學助理,她問我有沒興趣研究手語,我很快就答應了。」她自言,自己對於人生方向,多是順水推舟,「從來不會說我一定要做這做那,反而順着自己的興趣,機會到了就會嘗試。」
她直言,攻讀碩士時才開始接觸聾人社群,當初出發點絕對不是甚麼偉大的使命感,反而是手語純粹的吸引力。
「那時看書和文獻,關於手語的Brain Science同Grammar分析,覺得好有趣,是一門新的學問,手語跟廣東話和英語不一樣,原來聾人的世界是這樣看語言的,真是大開眼界。98年我開始學習基本的手語,真的由一二三四;ABCD;爸爸媽媽這些單詞學起。」
關於Felix找「名師」教手語的奇遇,我們早在鄧慧蘭教授口中聽聞過。她說過,當年研究中心第一位聾人研究員、罕有以手語為母語的朱君毅( Kenny),就是「Felix在街頭找回來的」。
Felix為故事解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