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小培養回收習慣 By 《好。報》On 2023-01-192023-01-19沒有留言 細閱只需 4 分鐘 文:黎俊業(再生玩具店創辦人、註冊社工) 環境保護的意識近年不斷提升,大家開始習慣使用環保袋,減少使用飲管等。但我認為香港在回收方面仍然有很大的進步空間,紙包飲品盒因為收地問題令大家關注,玩具的回收方法至今甚至沒有什麼提及,更沒有相關數據可以讓人參考。回收是一種習慣,並能培養小孩的責任心,因此我們需要身體力行,以自身作為榜樣和他們一起養成潔淨回收的良好習慣。 廢物分類洗淨 方拿到回收點 當我開展了再生玩具店後,感受到浪費的嚴重度令個人的環保意識提高,同時開始培養回收的習慣。回收的習慣是指先將家中的廢物分類妥當,再洗乾淨拿到指定的回收點。有了這個習慣才發現每日使用的塑膠很多,疫情後需要增加外賣服務,因此使用了更多膠盒。以前都是用完即棄,你不會發現只要數天就可以儲滿一大袋膠盒。因為飯後即棄太方便,大家都懶於回收。回收後需要花時間分類,需要花時間清潔,甚至需要花時間運送。很多人會反問,值得嗎? 棄置原因多 忽略自己責任 香港人很懂得計算,但左計右計,從來沒有將責任放入計算的程式當中。我們暫停已經做了3年的玩具回收工作,因為我們已經負不起其他人的責任。還記得3年當中最深刻的一句說話——當天是星期天,是我的親子時間,突然有一個信息問今天能否前來收玩具,如果不能來就會將玩具丟到垃圾站。這個說話完全令我感受到,原來棄掉玩具是因為我。很多人會加上很多棄置的原因,包括太骯髒、不方便、沒地方,但從來不包括自己隨意的購物消費、不包括自己的浪費,而且它們是被丟棄到一個完全不影響自己的地方。我們想孩子學習到用一大堆藉口去包裝自己的問題,還是想他們學習面對自己製造出來的問題? 分辨「想要」和「需要」 避免浪費 看似兩件完全不相關的事情,但反映出來的是教育孩子的價值觀。孩子的成長是模仿大人的樣式,要養成孩子有責任感,家長亦先要學會負責任,和孩子分享身邊的事物,讓孩子關心環境和自己的關係。我們亦可以教孩子分辨「想要」和「需要」,避免過度購物造成浪費。 最後亦希望更多人關注玩具回收的問題,因為香港沒有玩具的回收分類,我們只能將能玩的玩具變成二手玩具,再等待有心人接收。但較為陳舊和破損的玩具最後只能送到垃圾站。不要輕看教育的重要,因為孩子是未來的主人翁,他們有機會參與決策,他們亦有能力去改變世界,但先要花多一點時間由個人習慣開始改變。 Facebook : 再生玩具店 分享 FacebookTwitterLinkedInPinterestStumbleupon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