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

未來

細閱只需 3 分鐘

每每收到祝福語「心想事成」,不禁問自己,其實想要甚麼?心中所想又如何達到?這個問題在不同人心中相信有迥異的想像和答案。

最近,我們完成了一個關於2030-2050年可持續發展願景與社會創業意向的全港性意見調查,隨機抽樣訪問了不同年齡、性別、學歷程度、職業和居住地方的市民,當中一些有趣發現值得與熱衷社會創新的你分享。

首六項2050年香港最需要的是:
1)可負擔的房屋
2)改善醫療服務
3)政治穩定
4)更好的空氣質素
5)少壓力的教育體系
6)多元化工作機會

當中也有不少人選了「更多公共空間」、「適切的人口政策」、「作息平衡」等,這是都是一個可持續發展社會不可或缺的元素。你想像未來的可持續發展社會又會是怎樣?

要心想事成,這些全應該或可以依靠某一界別來實現嗎?社區力量與創新,凝聚共識和集思廣益是問題鑰匙,也是具願景的社會最牢不可破的魔力。世界經濟論壇公布2019年全球競爭力報告(The Global Competitiveness Report 2019),香港排名第3位,但在「創新能力」方面,表現力明顯較弱,排名第26位。這是我們以為自己只是微細如塵的社會一員並不能改變甚麼而變得失去創新動力,還是不夠社會力量和勇氣去推動社會創新這個大齒輪?

小時候,媽媽哼歌,歌詞是這樣的:Que Sera Sera, whatever will be will be, the future’s not ours to see…. 誠然,我們沒有未來眼,不知我們未來如何。可是,一路走來,如何走和有多少條路走,我們可以選擇,也靠我們走出來。有想像才有希望,這個世界也沒有如果只有結果吧!

社會創新不能單靠熱誠,相信不少前輩和國際經驗也有分享過,掌握社會脈搏和需要,以同理心和創意思維共同解決問題是社會創新成功的第一步。

這世紀又走了五分一,社會還有很多未知,也有希望。說未來,就是因為還「未」有「來」,還有機會改變固有思維和運作。說到底,「人」,特別是年輕人,是社會最重要的資產,我們必須好好珍惜!

By 周韻芝 (Joyce)

周韻芝現為香港大學公民社會與治理研究中心高級項目經理,負責「滙創永續」計劃,藉此擴闊香港社會企業的生態發展,集思廣益,收集由年輕專業人士和退休人士組成的跨代「永續先鋒」的想法和行動,為香港社會應付永續挑戰作好準備。 周女士積極參與多項與可持續發展有關的研究及規劃顧問工作。她在組織社區參與活動、舉辦工作坊,及為非政府組織、私人發展商和政府部門提供培訓活動等方面,均有豐富的經驗。她主要研究環境管理、城市發展、可持續發展和運輸規劃。自2008年起,她獲選為英國皇家規劃學會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