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新聞不盡假? 朱順慈推另類「三日兩夜」 冀普及媒體教育

假新聞不盡假? 朱順慈推另類「三日兩夜」 冀普及媒體教育

細閱只需 19 分鐘

「假新聞通常都是有真有假,才容易令人信以為真。我最近都試過差啲『炒車』。」朱順慈(Donna)教授這日一身便裝,牛仔褲搭衛衣,回到空無一人的中大人文館新傳系教學樓,與我們談談她開設的社企「火星媒體」的新搞作和近期熱話——失實資訊。當然少不了也談談她的故事。

訪問約在四月二日,適逢政府在一周前宣布公務員恢復居家工作安排,本來擔心見面要改為冷冰冰的視像會議,幸好在WhatsApp傳來的是Donna附上兩個「喜極而泣」Emoji的正面回覆,表示她樂意如期回校見面,「自己都想離家鬆一鬆,否則會好悶。😂😂」

朱順慈是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教授,對新媒體、大眾文化研究十分在行,相當熟悉年輕世代「潮甚麼」。中大新傳是她今日的落戶地,亦稱得上是她學術生涯的「發源地」,因為這裡也是她本科畢業的地方。

位處中大山頂的人文館 。(圖:SoCUBE)
社會要有不同可能性

大部分人報讀傳理系,或許都是為了當記者,但Donna透露自己純粹是在中學聽了鄭丹瑞一個講座。「他當時介紹自己的工作,又電台DJ,又編劇、拍劇、拍電影。其實(那時候)都不知道他到底是幹甚麼的,但我覺得如果有一份這樣的工作,就正啦。」戴着口罩,只見她兩眼笑成一線,慢慢地道出。

中學時代的Donna對這份「咩都做下」的工種開始感興趣,「有人跟我說,想深入了解 (這工種),要讀傳理系。於是好順理成章入讀中大傳理系。」她說。

「『無法定義』本身就是一種可能性。」

Donna形容這個是人生的第一個轉捩點,不過她強調,重點不是鄭丹瑞這個人對自己的影響,而是當刻年少懵懂、對當「乜師物師」全無興趣的自己,「接觸了一個人,而那個人給予你一個可能性。我覺得這一點很重要。」她認為一個多元化的社會,就是要讓人見到有不同的可能性。

「如果年輕人見到的職業來來去去都只有幾種,想像力就會受限。」她進一步解釋,「無法定義」本身就是一種可能性。「我估當初許多學生都會有疑問,『都不知鄭丹瑞做咩嘅』,就作罷。但我就會想,『咁即是他到底是做咩㗎』。」

遇上另一個導演

她抱着這份好奇心展開大學之旅。「我好快知道自己不適合做記者。」她說,這個世界有好多面向,「雖然真實同事實好重要,但是我想做另外的東西。我想要好玩、我想說故事、做虛構的東西,我想令世界有多些不一樣。」

大學三年級,心底裡藏着一副創作魂的Donna去香港電台節目部實習,並迎來人生第二個轉捩點。「那時我是PA(助導),跟隨一個學術型的導演做節目。第一日上班,他遞上一疊書,叫我回去讀。我那時還想,原來做PA要讀書㗎?」自言是聽話乖學生的Donna照做不誤,啃下一堆文化研究的書藉。始料不及的是,這堆書「打開了她世界的另一塊。」

「遇過許多不同的人和事,給你的養份。」

她說,以前讀的傳播理論多來自美國,但那堆書的理論則是歐洲和英國的派系,「原來可以咁睇媒體同文化。」她又提到,這個導演很注重資料蒐集工夫,問題想得特別透徹,種種因素燃起了她對「讀書」的興趣。「我覺得大學的自己好像未開始讀書。」她朗聲一笑。

大學「尾水」發現讀書、做學問的興之所致,Donna沒有慢下來,四年級即申請獎學金往英國攻讀文化研究碩士,畢業論文是探討粉絲文化。「這就是我人生兩個重要轉捩點,第一是聽了個講座,第二跟了一個導演。想回頭,這就是Steve Jobs 所說的Connecting the dots。那些dots是你遇過許多不同的人和事,給你的養份。」

除了言之有物,火星媒體也十分重視「設計力」。想像力和可能性正是朱順慈教授反覆強調、創造多元社會重要的條件。(圖:火星媒體Facebook專頁)
人生可以計劃嗎?

她特別想向年輕人寄語,「許多人都會問自己應該幹甚麼?找不到內心的calling怎麼辦?如果沒有夢想是否很廢?有夢想但追求不到怎麼辦?有各式各樣的問題,但我回想自己的歷程,真是沒得計劃的。」

那如何應對這種前路茫茫、焦慮的心情?有禪修習慣、最近更開始研究佛經的Donna自有一套佛系人生觀。

「用心感受每一次事情的發生,遇見不同的人事,你的心情都會有所不同。譬如我今日都好記得那次鄭丹瑞講座禮堂的佈置。突然間你腦袋好似會叮一聲,那刻我未必name到究竟那樣咁正的嘢是甚麼,但name不到那樣嘢本身,就是一個可能性,你不需要fit自己落一個框。」

「經常在紀律和自由之間游走。」

正因為無意將自己fit落一個「框」,回港之後,她展開了八年的自由身工作,即現在流行的“Slashie (斜槓族)”。「在香港電台做過好長時間的項目,包括做編劇、導演、研究員;幫企業拍短片;幫香港電影資料館做訪問,在大學開始兼職做老師⋯⋯」同時,她亦開始在香港大學攻讀博士,研究香港的媒體教育。

她十分珍惜這段早期自由自在的生活形態,遇到「生意」欠佳時,就去學烹飪,隨遇而安。「學識許多事,第一是紀律,答應幫人做的事要做到。第二就是自由。經常在紀律和自由之間游走。」

當然,斜槓族不是人人適合。「我成日講笑說(自由工作者)可以不用買衫,因為見的人經常都不同。但不好處是難於累積經驗,冇得升職,冇層級之分,但我覺得呢啲嘢不重要。」

媒體很重要,但不支持管制

對Donna個人而言,自由同「好玩」好重要,但對社會整體呢?她認為其中一樣不可或缺的是媒體。她將在英國接觸到的媒體教育化為她的博士研究。她強調,媒體教育是“educate ABOUT media”,即認識媒體本身,而不是“through media”。

「在英國讀完批判的理論後就發覺,媒體在我們生活佔好重要的位置。我讀書的年代,有好多聲音批評媒體,覺得它們教壞細路,渲染色情暴力,呼籲要管制。但我到今日都不相信管制,不支持大限度的管制。」她相信,正因為媒體影響力重大,「每個人都需要培養一種能力,去判斷那東西係乜嘢來。」

在現今人人皆可為媒體、假新聞及失實資訊橫飛、社會漸趨兩極的世代,認識媒體的本質有其必要。以教育質素和幸福度經常「跑贏大市」的芬蘭作例,其國民抵禦失實資訊的能力也領先全球。根據2019年公布的一項媒體素養指數,芬蘭在35個歐洲國家當中排榜首,「抗假」能力一流。這其中就有賴學校的媒體教育。

《衛報》報道指,芬蘭政府因為2014年受到一波來自俄羅斯的假新聞攻擊,開始意識到必須加強全民「打假」意識。在2016年開始,學校在跨學科加入「資訊素養」(Information Literacy)元素,加強批判性思考。例如在數學科,學生會認識到,數據可以用來說謊;在藝術科,原來影像可以造假;歷史課上,學生一起分析政治洗腦宣傳。

朱順慈教授指實踐「校內創業」差不多十年,不少舊生是她的好幫手,包括火星媒體兩位骨幹成員Dorothy Wong(左 / Programme Director)和Jeffery Loa(右 / Content Manager)。(圖:SoCUBE)
創業助學生看穿媒體

「我覺得媒體教育好重要同好需要,我那八年做freelancer時,經常都諗香港可以點做?」實踐的契機出現在10年前。中大開始鼓勵校內學者將研究「轉移」至社區,並提供資助。因應這個呼召,Donna 跟馬傑偉教授度橋,創辦了火星媒體(Mars Media)項目,每年舉辦夏令營,給數十個中學生一邊玩,一邊反思媒體的影響和限制。「如果今年不是因為新冠肺炎而取消,將是第九年搞。」

自號火星長老、多次強調要好玩的Donna解釋火星媒體玩味十足的概念。「火星(Mars)媒體一來語帶相關,對應大眾媒體(Mass Media)。二來寓意帶你稍為離開一下地球,望返地球是怎樣過日子的。」

「在地經歷,離地思考」

三日兩夜夏令營每年都有不同的故事設定,學生扮演不同角色,學習借助媒體做地球人。「去年主題是關於社交媒體同美麗。學生要成為KOL,可以如何變靚?過程中要付出甚麼?」團隊更特設一個Fashion Corner,找來舊生兼專業攝影師和時尚服裝,為學生變裝,趣味十足。

雖然教研工作繁忙,還要抽時間搞這類「課外活動」,但Donna樂此不疲。「我的興趣是關心一個時代興緊乜,那樣流行的東西講緊啲乜嘢俾我哋知。我每年都會見到不同的中學生,他們每年的精神面貌都有啲分別。譬如第一年個個都用Facebook,但這一兩年?可能連Instagram都少用。」

「玩」得興起,火星長老和「小火子」畢業生團隊漸壯,Donna在2017年透過中大可持續知識轉移項目基金(S-KPF)資助,成立公司Mars Media Academy火星媒體總部,進一步將「在地經歷,離地思考」理念向社區推展。

「火媒總部」有兩大業務,包括公眾教育和多媒體製作。這陣子假新聞成為熱話,Donna指的確接到不少團體邀請去做有關工作坊,可惜因為疫情而要取消。提起這些題為「真的假不了」、「瞬間看地球」的拿手工作坊,她十分雀躍。

火星媒體其中一項特色活動「數碼排毒營」,Donna和拍檔評核同學們的Media Diet,看看有沒有「資訊消化不良」。(圖:火星媒體)
Donna說,每年跟中小學生面對面接觸,認識他們獨特的精神面貌,是搞火星媒體的一大收穫。(圖:火星媒體)
假的一定真不了?

雖然訪問中不時談及「假新聞」,但這位長老指她在公開場合傾向使用「失實資訊」,直言沒「真新聞」這回事。「當你講假新聞,即假設有真新聞?但所有新聞都是經過一個選取過程,根據不同新聞角度同價值觀產生,只有盡量接近事實的新聞。因此知道新聞是如何生產很重要。」

她又直指,所謂的假新聞往往「假唔晒」,「假新聞通常是一個mixture,100%虛構的可能是純為搞笑。」她舉了兩個最近多人「炒車」的例子。

一個是三月在WhatsApp廣傳的“Bill Gates’ letter”,內容指Bill Gates相信這波疫症背後有「靈性」的教訓,鼓勵人們反思生命,充滿正能量。這封「信」更一度獲英國《太陽報》刊登,後來知道是假的才撤稿。

「這件事是假的,但會不會令那些道理變得假了?」

「雖然Bill Gates本人沒說過,但這些內容卻很有意思和道理。這件事是假的,但會不會令那些道理變得假了?」她希望藉着這些事例令學生明白,真與假之間不一定有明確界線。

「我最近都差啲『炒車』。」她指的是意大利疫情嚴重,有人瘋傳片段,指往日人滿為患的威尼斯運河恢復生機,甚至有海豚出沒。她起初也信以為真。不過後來正如《國家地理雜誌》所報道,片段雖然是真的,但並不在威尼斯所拍攝。

事實上,真與假,跟正邪一樣,都難於定分界。牛津大學最近一項研究指出,59%失實資訊都摻雜部分真實訊息,企圖魚目混珠;38%則屬於完全挰造。現在「深假」技術日益出神入化,有人甚至明知假都會照分享,面對這大潮,我們應該如何防備?

Fact check功力深厚、每日均會靜心打坐的的Donna建議大家少上社交媒體,「新聞不用睇咁多,不需要分分鐘知道。保持一定距離,留意自己情緒,尤其感到情緒特別激動時,問一問自己,呢單野是咪真呢?」多出的時間,她會用來讀小說及做創作。

推Mars Slowly慢新聞

在「後真相」時代,傳媒急於鬥搶眼球,News與noise難分,於是有人提倡“Less is more”、“Slow is the new fast”哲學 ,鼓勵大家重設生活節奏。Donna和團隊也一樣,未來計劃推出Mars Slowly刊物,推廣 Slow Journalism(慢新聞)和 News Curation(新聞策展)。一個月只討論一件重大新聞事件。

「我們會問,這單新聞當日爆出的時候,不同媒體是怎樣報道的,為何會如此報道?有甚麼角度會被放得好大,有甚麼同樣重要的角度而又無被提及的呢?。」

「我們賣的是一種思考的轉換。」

慢新聞已在西方風行,但在「即食淺嚐」文化濃厚的香港,Mars Slowly到底有沒有市場?如何設計出可持續的商業模式?

「我們賣的是一個經歷,一個思考的轉換。」Donna坦承不知道有多少這樣的「慢」讀者,但誠如她一貫作風,「有價值、我又做得到、同埋好玩,我就會去做。看看這篇訪問出街後,有沒有善長仁翁願意支持(Mars Slowly)吧,哈哈。😂😂」

如果你對Mars Slowly有任何想法,歡迎寫電郵告訴我們喔。

創立年份:2017
創辦成員:朱順慈副教授
團隊:中大新聞與傳播學院校友、資深傳媒工作者
目的:以香港為出發點,透過嶄新的教育課程、活動及產品,與海外教育機構的交流,推廣「媒介與資訊素養」(Media and Information Literacy,簡稱 MIL),以專業傳媒經驗、創意和趣味,應對未來急促變化的資訊科技和傳媒環境。
服務:「媒介與資訊素養」相關教育課程、活動、講座、工作坊或顧問服務
產品:多媒體製作
聯絡[email protected]
FB:marsmediaacademy
網頁https://www.marsmediaacademy.com/

打擊失實資訊是當前國際重大議題,有國家就此加強立法(如新加坡、法國),Donna則反對「大限度」管制,主張要培養公民「打假」能力。除了公眾教育,她認為中小學也需要加入有關元素,未必需要獨立成科,安排適當的工作坊、小組活動已不錯。

《衛報》報道指,芬蘭在2014年受到來自俄國的假新聞威脅後,開始加強全民「打假」意識,包括在學校加入跨學科「資訊素養」元素。日子有功,根據2019年一項媒體素養指數,芬蘭在35個歐洲國家當中位列榜首。

此文轉載自 中大社創 SoCUBE
文:Kary Wong@ORKTS

By 中大社創志 Cubic Zine

中大社創志 Cubic Zine由香港中文大學研究及知識轉移服務處(ORKTS)所策劃,致力推動「學人搞社創」。我們推動教授及學生團隊走入社區,將跨學科研究成果,轉化為社創行動,創造最大社會效益。自2019年,我們以電郵定期發布 Cubic Zine,推介來自學術界的人物專訪、社創故事、國際社創案例、相關新趨勢和活動。歡迎免費訂閱,定期「開卷有益」,以及參與我們的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