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實驗至政策 諾貝爾經濟學獎最年輕得主 Esther Duflo不一樣的扶貧歷程

由實驗至政策 諾貝爾經濟學獎最年輕得主 Esther Duflo不一樣的扶貧歷程

細閱只需 6 分鐘

2019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有三位,其中最具話題性的相信是來自法國的經濟學家Esther Duflo,事關領獎時只有46歲的她是該獎項最年輕的得主,亦是第二位獲此獎的女性,意義非凡。

Duflo與同樣任教於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的丈夫Abhijit Banerjee,以及哈佛教授Michael Kremer齊享這殊榮,以表揚三人採取「實驗式手法」緩解全球貧窮(for their experimental approach to alleviating global poverty)。

2019諾貝爾經濟學獎三位得主。(圖:諾貝爾獎官網)

究竟實驗式手法,所指的其實是甚麼?關鍵字是RCT,即是一種常用於醫學領域、以測試新藥或新療法的隨機對照試驗(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s,RCTs),三位學者將以上方法用以檢測哪些扶貧措施實際有效,哪些沒效,繼而推動evidence-to-policy (E2P) 的改變,說服政府或機構調整政策或扶貧項目。

創跨國網絡將研究推向社區

正所謂台上一分鐘,台下百年功。這獎項代表了三人和背後團隊過去超過廿年在發展經濟學的持續努力。Duflo和Banerjee這對夫妻檔早在2003年成立一個跨國的「貧窮行動實驗室」(The Abdul Latif Jameel Poverty Action Lab,J-PAL),而Kremer則是J-PAL的長期研究夥伴(Kremer也是組織Precision Agriculture for Development(PAD)的共同創辦人)。

J-PAL在檢視多國的扶貧政策成效及推動變革方面,有重要作用。組織目前涵蓋了約500名研究人員和400名職員;合作的教授遍布多國62所大學;研究地區橫跨亞洲、非洲、拉丁美洲等;研究範疇包括農業、教育、暴力及衝突、環境、衛生等等。

J-PAL不是單純學術機構,而是有明確「產業鏈」的組織。它跟各國政府、非政府組織、企業合作,讓研究人員為他們的項目做田野試驗,在數據和實證下將有效的行動擴大規模,是之為前述的E2P模式。

仔細理解人類行為

Duflo在獲獎後訪問停不了,她形容消滅貧窮是一個非常大的題目,要做的是將問題細分成多個小問題,再提出一個解決方法,運用RCT「大膽假設、小心求證」。她強調在實驗中要重視一個問題, “what makes us human?” 她說,例如一些忽略人們身份認同的福利項目多數失敗收場。

她的研究成果有時提醒我們,對於一些我們認為十分「正路」的觀念,其實值得重新檢視。例如歐美恐懼新移民情緒強烈,但Duflo指出,絕大部分窮人即使有得選擇,亦不會移民。而即使某些國家多了新移民,許多研究都指出不會影響本國工資,反而是有助本國女性就業。

她形容自己的工作就是在有實據佐證下、仔細地理解人類的行為。她建議有興趣入行的年輕人多遊歷、在某地方做義工、加入NGO工作,先取得第一身的經驗。

巴黎出生的Duflo和印度裔丈夫都是美國的移民,兩人結緣、成家立室、成名於MIT。Duflo女性的身份、年輕令她這次獲獎格外受注目,因為本來女經濟學家就是稀有「物種」。為甚麼她會走入這個陽剛味重的專業?

俄國經驗啟發當經濟學者

Duflo說雖然自己成長於一個中產家庭,媽媽是醫生,爸爸是教授,但媽媽兒時曾在阿根廷經歷貧困及隔離,知道窮的滋味,於是移居法國後每年都會跟隨NGO到衝突地區做義工,回國後跟子女分享見聞。因此在媽媽的影響下,Duflo自小知福和關心世界。不過她是在後來透過一次出國經驗,才萌生以經濟學者身份推動社會進步的想法。

她大學主修歷史,本來打算畢業後當公務員,不過她中途停學,並前往俄羅斯當10個月研究生。她透露當時在90年代初,俄羅斯剛經歷蘇聯解體,百廢待興,當她見到外國經濟學家提出意見,政治人物果然聽從,她發覺這就是她想做的事,於是回國後開始攻讀經濟學。及至90年代尾在MIT取得經濟學博士學位,畢業後即獲聘為助理教授,2002年僅29歲便獲授終身教職。

走讀至此,你或許會問,既然渴望推動政府採取更有實證支持的政策,何不加入政府?Duflo接受BBC訪問時斷言拒絕,「當我20歲時,我有想過當公務員,但我知道我會受好大壓力,並作出一些我自己不認為是最好的決定。」與其當個要違背己願的政治人物,她更樂於繼續鑽研有影響力的研究。

文:Kary Wong@ORKTS

此文轉載自 中大社創 SoCUBE

🔥每月一封電郵,助你掌握由中大至全球,最新「有營」社創故事與資訊!
👉按此免費訂閱Cubic Zine
***
🌼#山城社創 #落地生花

By 中大社創志 Cubic Zine

中大社創志 Cubic Zine由香港中文大學研究及知識轉移服務處(ORKTS)所策劃,致力推動「學人搞社創」。我們推動教授及學生團隊走入社區,將跨學科研究成果,轉化為社創行動,創造最大社會效益。自2019年,我們以電郵定期發布 Cubic Zine,推介來自學術界的人物專訪、社創故事、國際社創案例、相關新趨勢和活動。歡迎免費訂閱,定期「開卷有益」,以及參與我們的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