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今個月Art咗未? 從講台到舞台 區永東創社企推廣表演藝術

你今個月Art咗未? 從講台到舞台 區永東創社企推廣表演藝術

細閱只需 12 分鐘

「十幾年前的我沒現在那麼活潑,我比以前後生了。」香港中文大學心理學系副教授區永東(Winton)開玩笑道。有甚麼返老還童秘方?不是甚麼靈丹妙藥,「參與表演藝術,對我來說就是一個由怕醜到不怕醜,至不知醜的轉變。」戴着口罩,也不難想像他神采飛揚的樣子。

Winton在香港土生土長,1989年赴美升讀大學;1997年從美國伊利諾州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取得心理學博士後加入中大,「碰巧在這兩個特別的年份。」他說。這日他要分享的主角不是心理學,而是他的「課外活動」,包括他和劇場界「老鬼」中大藝術行政主任鍾小梅(Ribble)一起創辦的社企「一月一藝術」。

一月一藝術團隊,包括剛從中大畢業的職員陳錦瑩(Jackie、左)、中大藝術行政主任鍾小梅(Ribble、中)、中大心理學系副教授區永東( Winton、右)。(圖:SoCUBE)

「排除紫微斗數、睇相⋯⋯」

相比起Ribble自小愛上藝術,Winton與藝術結緣是很後期的事。

「那是2006年,我想找一些課外活動,排除紫微斗數、睇相等等,總之跟心理學無關就可以了。」那是他在中大任教的第九年。他研究專業是工業及組織心理學,即職場方面的心理學應用,「大家見工填寫的性格及能力測試,就是我們這些IO(工業及組織)心理學家所研發出來的。」

笑言當年遇到中年危機,他特地在教授和顧問的身份之外,發掘一門新的興趣,最好是跟前者亳不相關的。「戲劇跟心理學怎會不相關呢…」Ribble笑着插嘴道。「沒錯,但我最初的確未有將兩件事聯想起來。」然而,Winton愈玩愈認真,更演而優則「研」,後來更開始鑽研起戲劇心理學。

「碰巧見到演藝學院有演技班,於是就報名。第一堂本來帶了本notebook,打算去抄筆記,但第一堂原來大家要脫鞋,根本沒得坐,要周圍跑來跑去。」他第一個戲劇老師是人稱「大師兄」、演藝學院的第一屆畢業生陳永泉。

2012年Winton在法國參與戲劇大師Philippe Gaulier的工作坊。(圖:受訪者提供)

尋回真我個性

Winton拜師陳永泉,上了多個演戲課,也曾遠赴法國及美國進修。他強調,在學習演戲的過程,更多學會的不是演技,而是欣賞戲劇,以及接觸自己的內心。

「作為教授和顧問,要令自己的情緒好平穩,不可以有大起伏,但學了戲劇之後,令我更忠於自己內心的感受,更加真誠。這樣由怕醜、到不怕醜,到不知醜的過程,是一個好清晰的轉變。」

一開始純粹是為了自娛,但自2014年起,他開始寓娛樂於工作,「陳健彬(香港話劇團前行政總監)好支持我做研究,去了解觀眾的觀賞體驗。」與不同劇團接觸、訪問了約30個劇場人之後,他發覺業界最希望的,就是有觀眾入場,促使他生起成立跨劇團推廣平台的念頭。

「個個劇團都說需要這樣的一個平台,但沒人打算開始,那就我們來試試!」構思醞釀了幾年,團隊今年透過中大可持續知識轉移項目基金(S-KPF)支持,於三月正式成立公司「一月一藝術」。

Winton自言接觸戲劇後,經歷很大的轉變,所以很想將這藝術推廣出去。(圖:SoCUBE)

「戲劇是覺醒過程。」

「最初想叫『一月一戲劇』,但Ribble建議不如闊一些,叫『一月一藝術』。我們常聽見一日一蘋果、一日八杯水、每星期一日Green Monday,為何不試下一月一藝術呢?」語速偏快、活潑跳脫的Winton望向身旁的Ribble。

Ribble是資深藝術行政人,當過節目策劃,擅長將構想落地。在「一月一」頭炮活動「刀神」導賞訓練計劃中,兩人就大刷人情卡,找來業界重量級導師,設計18節工作坊,講授劇場發展、運作模式、風格種類,以及舞台美學知識,希望培養一班劇場愛好者成為導賞員,長遠帶動整個表演藝術的觀賞文化。

「戲劇不是純粹的戲劇,而是通過戲劇去思考一些問題,社會與自身的問題,是一個個人的覺醒過程。」Ribble自言從小鍾情表演藝術,中學玩話劇,大學在英國讀舞台設計,畢業回港後一直在這一行深耕,更謂連去旅行的目的大多數是為了觀賞藝術,「心裡有團火。」Ribble如此形容這份多年不變的熱情。

Ribble認為藝術和美感教育,有助孩子接受自己、懂得欣賞每個人的特質。(圖:SoCUBE)

Ribble跟Winton相識,正是始於舞台。

「基本上你演出的作品我都看過,三部而已對嗎?」Ribble笑言。

「還有很多細小演出的!」Winton搶白道。哪部作品最令人難忘?

Ribble十分讚賞對方曾經主演、由美國劇作家David Mamet撰寫的《Oleanna》,故事講述Winton飾演的教授被女學生控訴性騷擾,雙方各執一詞。「很好看!整場戲就只有兩個角色,雙方各有理據,都令人信服!好精彩的劇本!」

2014年Winton參與《Oleanna》,擔正演出。(圖:受訪者提供)

「香港不是文化沙漠,但心靈是沙漠。」

Winton享受台上的另一個我,Ribble卻長期專注幕後工作,「跟Winton不同,我沒有表演欲的。」她曾遊走藝術界不同崗位,「在藝術發展局做過職員,亦做過民選委員。」有了民間和官方的工作經驗,讓她對業界生態有較全面的掌握。

她直言,香港業界的生存狀態並不理想。「一台騷,幾十萬預算,演員只得很少薪金,兩個月可能只得兩三萬人工,所以好多人需要做多份工,支援日常開支(疫情下更陷窘境)。」藝術界面對的這種困境,不是這一兩年的事。她認為歸根究底,是香港社會太強調「金錢為成功指標」。

「香港不是文化沙漠,但心靈是沙漠。這是社會價值觀的問題,孩子童年時會學畫畫、彈琴,但長大後,又有幾多個家長會讓子女從事藝術,怕開不到飯(事實又的確如此)。這種觀念幾十年來都沒變。」Ribble道出這個無奈的惡性循環,但強調她跟一樣熱情投入這行的還是有不少。現實雖然很「骨感」,理想仍然很「豐滿」。

那麼如何營造一個健康藝術生態?Ribble認為兒童教育十分重要。「以英國為例,小朋友從小接觸藝術,家庭會訂購樂團、劇團入場票,一家人視之為盛事去參與;在美國,我參加過一個跨省舉辦的兒童藝術節,政府和學校都很支持,帶小朋友參加各種舞蹈、戲劇、音樂表演。還有兒童講故事環節,我身為大人都聽得開心得很。」

一月一藝術頭炮活動,講者都是獨當一面的大師,計劃的學費為HKD3,000,甫推出便很快滿額。(圖:一月一藝術)

培養大眾欣賞藝術習慣

價值觀和文化塑造需時,對於藝團,最實際問題是當下如何吸引觀眾購票人場。Winton道出「一月一」的推廣策略。「導賞計劃希望可以拓展兩層觀眾,第一層是本身對表演藝術有興趣的人,第二層則是導賞學員的朋友,即一些本來甚少接觸這類藝術的人士。」

筆者曾參與其中一節導賞課,由舞台音響設計師劉穎途主講。他播了一段近期主編的原創音樂劇《一水南天》,聽完那震撼的音樂聲響和故事節錄,的確令人想立即購票入場。我忍不住當場打開手機搜尋好劇推介。而現場十分專心、不時抄筆記的學員來自各行各業,包括記者、老師、社工等,亦有演員、幕後工作人員,更有人辭去銀行職位,準備報讀編劇課程。

一月一藝術導賞訓練其中一節課堂,由舞台音響設計師劉穎途主講。Winton則放下教授身份,在現場打點,不但駕車接載同學出入中大,又擔任攝影師,四處跑動,參與度非常高。(圖:SoCUBE)

「本來有60多個人報名,包括澳門人,最終取錄了20多位。」Ribble說。反應不俗,其中有賴「一月一」另一位功臣、剛從中大文化管理系畢業、獲聘為全職的陳錦瑩(Jackie),「因為這次課程有好多大師,他們都有自己的粉絲。」Jackie靦腆表示。

除了開班授課,Winton透露團隊正計劃設計一個手機應用程式,希望觀眾日後可以透過參與藝術活動,儲積分換取禮物,提高積極性。「希望下年可以申請到資助支持我們!」

【學人關鍵字】戲劇心理學

「藝術的影響,終歸是關於個人成長。」專門研究觀眾體驗的Winton指出,可從四個層面分析觀眾感受,一是情感上會否互通、受感動(emotional resonance);二是思想上會否受刺激,思考社會或自身問題(cognitive stimulation);三是感官上有否滿足,如光影豐富、音樂澎湃(sensational excitement);最後是一同經歷一件事情,「為何要去劇院,不看DVD呢?因為大家一起感受和經歷,產生一個集體經驗(collective experience)。」

文:Kary Wong@ORKTS

***
每月一封電郵,助你掌握由中大至全球,最新「有營」社創故事與資訊!按此免費訂閱Cubic Zine。
***
#山城社創 #落地生花

By 中大社創志 Cubic Zine

中大社創志 Cubic Zine由香港中文大學研究及知識轉移服務處(ORKTS)所策劃,致力推動「學人搞社創」。我們推動教授及學生團隊走入社區,將跨學科研究成果,轉化為社創行動,創造最大社會效益。自2019年,我們以電郵定期發布 Cubic Zine,推介來自學術界的人物專訪、社創故事、國際社創案例、相關新趨勢和活動。歡迎免費訂閱,定期「開卷有益」,以及參與我們的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