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上網隨手一查,就會看到不少與港人精神壓力爆煲、抑鬱比例冠絕全球等精神健康相關的報導。但明明精神健康和身體健康一樣重要,卻偏偏被人忽視,以為壓力大是因為「唔捱得」,情緒低落是因為「睇唔開」。科技大學學生陳棨豪(Hercules)就身體力行,推出手機程式幫助及鼓勵大家留些時間給自己,放空又好,發呆也好,總之要關注一下自己的精神健康。
關注精神健康 要治標又治本
究竟何為精神健康?世界衛生組織就指精神健康是指每個人都知道自己的潛能,能夠應付日常生活中的正常壓力,可以做到有生產效益的活動,如工作,並能為社會作出貢獻。健康是一個全面的概念,不單單是有病或沒病,而是個人能否從人際關係中得到滿足、有完滿的結果和有能力去適應、改變和應付逆境。精神健康可以令人思考、溝通及學習,讓我們的情緒得以成長,並賦與我們反彈力及自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