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嘢:本地生產支援聯盟

港嘢:本地生產支援聯盟

細閱只需 11 分鐘

一天下午,你從送貨司機手中取得本周菜包。你跟「港嘢」訂菜已有一段日子,最初看中它的貨品全是本地生產,果真沒有教人失望。剛好轉季,蔬果種類跟上兩星期稍有不同,不時不食就是這個意思。

你還收到一個短訊,列明各種蔬果的產地:錦田康苗農場的白菜、雷公田有機耀的六十天菜心、生活館的沙葛、八鄉吳銀有機農場的蕃薯等,個個有名有姓。除了蔬果,你也可以加單選購本地農產加工品和其他環保生活用品。想要更多資料,跟成員聯絡就可以,他們總會詳細解釋。

司機還未走。對,要把盛菜的袋還給他,回收再用。

說港嘢是本地生產的支援聯盟,因為他們一直在努力拉近田野與城市、本地生產者和消費者的距離,讓本地生產切切實實成為生活一部分。

「食」是騙不了人的切身感受

這次訂菜經驗,源於「田嘢共購計劃」。近年港嘢較多以「田嘢」的名義推廣本地生產。「田嘢有點像港嘢的延伸,港嘢辦的多是游擊活動。後來我們開始思考,如何不離初衷,同時將這些年來累積的網絡,轉化成一個可持續的發展模式呢?」主力搞手浩盈說。

港嘢那些游擊活動,包括到會服務,還有直至2018年中仍有舉辦的pop-up飯聚,最頻密試過每月一回,維持了一整年。「把食物吃下肚後的感覺是最真實的。」飯聚採用的食材,全部土生土長。勞苦功高的農夫也在現場,當你把飯菜放進口,他們就告訴你關於那粒米、那棵菜的故事。吃倒是幌子,他們努力實現的,是復興本地生產,對抗霸權。像港嘢背後的其中一位重要舵手龐一鳴,在2010年已發起過「唔幫襯地產商」運動,從生活細節着手,知行合一地向社會上有形無形的不公義說不。

「有很多人仍然會問:甚麼,香港有自己種的米?」都是消費主義惹的禍,我們需要甚麼,就往超級市場裏找,東西在手,也甚少思考來源。「慢慢地,眼光就困在超市,社區裏的網絡被忽略。習慣倚賴消費,怎會知道清潔劑都可以自己弄,不一定要買?」

港嘢是早期的累積學習計劃隊伍。礙於不是非牟利機構,要申請市面上其他基金,頗為困難。回想起來,浩盈笑說當時她們相當進取。「那時候港嘢已成立了一兩年,仍是以辦一次性的活動為主,於是我們構思了一個工作坊系列,很多節數都要外出探訪,涵蓋一、二、三級生產,例如參觀八鄉的田、生態農社、醬油廠、鎅木廠、農墟等,我們自己都要跟去,累死人,但這也是我們喜歡做的事。」

說到這裏,浩盈便跟另一位成員Nicole討論那些參加者的現況。這個他現在自己弄手工糕點,那個他好像真的成為了農夫,一個她仍是活躍的參加者,另一個她去了生活書院工作……「做一次性的活動,有時候你也不肯定參加者有沒有得着。那次跟大家經歷了一個完整過程,很幸運,好像真的有一點點效果。」

港嘢曾定期舉辦主題飯聚,所有菜式均用上本地食材。每一口飯菜都有故事,由同在現場的農夫娓娓道來。
有田嘢訂戶特意訂了一份菜包,作為給公司同事的離職禮物,浩盈和 Nicole 悉心把近兩磅的菜紮成一束花的樣子。
入屋的本地生產

話說回來,港嘢成立之初,本想落戶一個實體空間,地方也找到了——準備遷進一個唐四樓單位時,才發現食肆牌照有問題,消防條例非一般的嚴苛,計劃緊急煞停,於是才變陣以游擊方式運作。

直至早兩年,他們得知一位農夫朋友在旺角近何文田一帶有個閒置地舖,願意以優惠價錢出租,便把心一橫,真真正正營運一個本地生產集中地。那家店舖,就是叫「田嘢」。

前陣子,田嘢遷到荃灣白田壩街的工廈,主打田嘢共購計劃。空間大了,裝潢也平添一份家居感, 他們還特意弄了個廚房,「一方面吃是我們一直以來的切入點,另一方面也想示範廚房裏真的可以全是本地產品——不論是食材抑或林林總總的廚房用品。」

本地生產,真的可以走入尋常百姓家?不但可以,入屋方式還出乎意料。先簡單介紹田嘢的客源:第一類是家長,因為子女的身體狀況,飲食方面要多加注意;第二是真心支持本地生產的朋友;「第三類是一群非常有勇氣的年輕人,買了菜就交給媽媽。媽媽們作為廚房的舵主,要改變她們的食材來源一點也不容易。菜包裏的本地產蔬果,跟她們心目中的靚蔬果,也許多少有點距離。我也跟這些朋友說,先訂一個月試試吧,不要因為菜包而跟家人起衝突,哈哈。」

本地生產的貨品所涵蓋的生活層面,遠比你想像中多。
一豆一世界

在港嘢的實踐背後,是一個叫「社區支持農業」(community-supported agriculture, CSA)的概念。具體運作方式因地域而異,比較適合香港的是共同購買,即社區消費者直接向農夫購買產品。以田嘢共購計劃為例,港嘢就是把消費者組合成一個群體的平台,也是他們和農夫之間的橋樑。

另外一個推廣本地生產的方法,就是多行一步,找來一群朋友自己動手生產,打破生產者和消費者的二元分工。一天,他們在想,香港能種出本地生產的黃豆嗎?於是便有了「瘋狂黃豆計劃」。

不知道是黃豆本身瘋狂,還是這計劃瘋狂。先說黃豆。一棵不起眼的植物,短短的莖長着條條豆筴,豆筴裏面就是黃豆。看似平凡,但其用途相當廣泛,與香港的關係也特別密切,很多老店造豆腐、豆漿、腐乳等,原材料也是黃豆。至於全球一年的黃豆產量,是幾億噸起計的。繼續談下去,更可延伸至食物安全、基因改造等宏大議題。

那個瘋狂計劃,第一年尚算順利,他們和粉嶺永續農場川上農莊,以及參加過「土作 ‧ 時分」的北區街坊一起種黃豆,最後收成了 60 斤本地豆,也辦了場「北豆宴」,和社區朋友共享成果。

第二年,野心大了,有了本地豆,便想有本地豉油——豉油的原材料也是黃豆。這次採取眾籌形式,有多少人下單,就弄多少樽豉油。時間表是春天收成、秋天開始釀豉油,再下一年春天就有貨到手。結果,天氣不似預期,春雨綿綿,黃豆全告失收,得在秋天趕種新一批。

釀豉油的環節,港嘢膽粗粗找到本地老字號悅和醬園合作。「他們很有心,明明平日生產一噸噸豉油,我們只有數十斤貨仔都願意幫手。」豉油要天然生曬,瘋狂黃豆計劃獲得獨立一個豉油缸,但份量過少,一缸也填不滿。釀出來的豉油同樣很少,醬園還要拿離心機把豉油分隔出來……

豉油的品質如何呢?浩盈馬上雀躍起來:「我們的黃豆一點也不差,豉油當然好。」Nicole打趣道:「悅和老闆龐生的原句是:『雖然你們的豆又奀又小,但蛋白質中的胺基酸指數很高。』」

這個充滿意外的嘗試,讓港嘢真正試行了一條本地生產與加工的產業鏈。見證港嘢一路走來,更加明白其Facebook專頁上這句話的內涵:「就算無法100%自給自足,我們不應該放棄振興本地生產的努力。」

平凡的黃豆,是很多食材的原材料。港嘢的「瘋狂黃豆計劃」,找來一群朋友一起種黃豆,再把收成釀成豉油。過程充滿挑戰,對港嘢及一眾參加者來說,經驗相當難忘。
港嘢的實踐背後,是「社區支持農業」的概念,透過共同購買,成為消費者和本地生產者之間的橋樑。
架上的麵也大有來頭,港嘢把本地農夫的收成如蕃茄、菠菜等交到灣仔鏡記粉麵廠,老闆再將之打成新鮮的麵條,味道清怡,質地爽口。

港嘢

Facebook:港嘢 Kong Yeah田嘢

訪問及撰文:梁棨豪
攝影:Barry Cheung
編輯:樊樂怡、郭靄儀、梁棨

By 創不同協作 / Make a Difference Institute

MaD(Make a Difference)創不同成立於2009年,是一個結合思考和行動的地區性協作平台。MaD以跨界合作、共創、同理心及永續發展為核心價值,支持本地創意生態的長遠發展,積極推動年輕人以創新方法探索及回應當代挑戰,建立創意公民社會,帶來正面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