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nny一方面埋首教研和學院內「創新」,一方面留意到2014年開始,大學開始吹起「創業風」,更推出大學科技初創企業資助計劃 (簡稱“TSSSU”、由創新科技署撥款),鼓勵師生開公司,將研究產業化。「以前大學不鼓勵教授這樣做。」
正好此前數年,Benny和團隊研發了「全自動視網膜圖像分析系統」(ARIA),只需拍一張眼底照,上傳系統分析,通過眼底下的血管訊息,就能得知中風、心臟病等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技術更成功在美國、內地、台灣取得專利。
遇上大學轉型,他認為正是時機將這套自家技術應用,帶進社區,於是在2015年透過TSSSU計劃,成立公司Health View Bioanalytic。「所以我是TSSSU的產物!」
團隊除了跟非牟利團體合作,落區為市民做評估,亦不斷深化研究,收集數據。他們發現,眼底相亦透露了一個人患上腦白質病變、認知障礙症的風險,甚至有沒濫藥、抑鬱,都可一探端倪。「市民知道了自己患病風險之後,可以及時調節生活習慣,注意飲食及運動,大大減低病發機率。現時我們希望可以有多 一些scientific backup ,儲埋一次過推出來 (服務)。」
創業五年,他不諱言自嘲公司尚未扎實,惟強調從來沒擔心賺不到錢,「但你要賺咁多錢做咩?」他反問。他直言,自己創業,目的是為了研究,並為社會帶來實際助益。儘管初心簡單直接,但執行後卻發現並不簡單。
「一開始以為設計好一個評估工具就會有人用,但其實不會,因為社會還未有預防疾病的文化。」市民生病會看醫生,但甚少會花費在篩查方面的服務。因此,他和團隊亦透過中大知識轉移項目基金,舉辦不同類型的健康活動,包括借年輕人的聲音向長輩推廣大腦健康訊息,先提升社會整體保健意識。
創業路上,絕少一帆風順的,兩度開公司(另一間是Beth Bioinformatics)的Benny坦言,創業人心理素質必須夠硬淨,「出到去會有好多不同聲音或噪音,會有人潑冷水;有些人騙你;有些哄你;有些罵你;有些壓迫你。」他一口氣列出創業人總有機會遇上的種種負能量。「所以你要有好強大的信念,但要有根有據,不是盲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