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熟悉土地,翻閱陌生今昔故事 —— 尋探本地遊的新意義

在熟悉土地,翻閱陌生今昔故事 —— 尋探本地遊的新意義

細閱只需 6 分鐘

撰文:Bobo Choy

心裡一算,對上一次外遊已是2019年10月的事,此後疫情來襲,無論香港或世界各地的跨國旅遊皆停擺,不少業界組織轉型發展本地遊。有見及此,由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捐助的「賽馬會“創不同”社會創新實驗室」(實驗室),在今年一月起開展“本地旅行實驗室”,嘗試跳出主流社會視旅遊為單純經濟與消費活動的框框,以可持續發展的方向構思與策劃,與社區互惠共生的多元旅遊體驗,以創新角度提升香港旅遊的競爭力。在七月初,我一身輕裝,往上水市中心集合參加”本地旅行實驗室”第二次試玩團。
 
等待會合其他團友時,與實驗室的助理經理Hermion攀談,談及本港主流社會對旅遊的想法較爲傳統,疫情前的傳統旅遊模式令部分地方不勝負荷,也令人對「本地遊」有所誤解——旅遊活動似乎必然有損當地人的生活質素。然而,旅遊可否配合,甚至惠及社區原有的生活和利益呢?這是實驗室想試驗的方向,也是針對現時香港旅遊業在疫情下被迫終止境外旅遊,希望可以開拓的本地旅遊形式及市場。「我們看到社會愈來愈多人想追求、了解本地的歷史文化,所以實驗室想做的是發展具深度、有體驗和可以惠及當地、了解地區故事的旅行。」
為找出在香港推動「社區為本」可持續旅遊的方程式,實驗室團隊參考了外國案例,例如,荷蘭社企 Plastic Whale 突破了傳統旅客作為「消費者」的角色,帶領遊客在探索阿姆斯特丹市內運河時,一嚐「清道夫」的工作,以漁網清理河內垃圾。台灣永續旅行品牌「島內散步」則為應對觀光式旅遊帶來的環境破壞而推出以深度人文故事和在地體驗為主軸的旅行路線,透過旅遊經濟活化社區。
 
實驗室團隊從中獲得啟發,於是繼續在上水區內發掘不同旅遊資源,和有意參與旅遊創新的當地居民建立在地連結,以用家為本的設計思維 (Design Thinking) ,嘗試聯繫旅遊發展中不同持份者集思廣益,一起創新。
 
團隊成員以上水燕崗村作為起點,凝聚了如塱原濕地農夫、上水圍長老、志記鎅木廠工匠等互相激發創意點子,共同構思不同面向或主題的本地遊路線。在與當地人傾談交流中,了解彼此對於旅遊的想像。「團隊發現區內的居民未必很反對自己生活地方成為旅遊景點,也有人認為是好事,而他們最在乎是參觀者能否守規矩並彼此尊重。」
 
試玩團路線在四月中和七月初分別進行了兩次實地試行,邀請了市民和本地遊從業員參與,向他們汲取經驗和交流意見,從中改善構思。試驗策劃以「社區為本」的旅遊體驗,希望能促進旅人與社區互惠共生,改善社區。
我今次參加的旅行團以「在地時光」為題,選址北區內不同古今場域空間,包括上水圍、 ATMA Cafe、志記鎅木廠及以賣港貨為主的上水貨舖。參加者在每個到訪點都有和當地人自由攀談交流的時間。參加者之一的 Jasmine 為九龍人,坦言新界北地方及圍村文化於她甚為陌生,旅行正好讓她可以從廖氏長輩分享的口述歷史、ATMA創辦人及其共同經營的年輕人的故事中,了解到當地真實生活情況,發掘到感興趣的地方。
 
我聽過有人指旅行是出走,離開熟悉的世界,來到異地開拓視野,嘗新的過程中既是發掘生活的趣味,更是探索和了解自己的過程。在當前我們不能往外闖的時間,把目光拉回自己的土地,細聽一方土與一方人的故事,開展一趟往內闖與探索自身價值和身份的旅程,相信是當前在地社區遊的重要價值。
(待續)
 
想知道更多“本地旅行實驗室”的詳情,可瀏覽:http://www.mad.asia/programmes/mad-social-lab/83

賽馬會“創不同”社會創新實驗室由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捐助,成立於2016年,是香港首個民間發起專注公營服務創新的實驗室。每個實驗均與政府部門合作,透過社區參與、設計思維及共創實驗,致力與公務員及市民共同設計公營服務及政策,改善公共生活。

關注我們專頁:Facebook Instagram 

【本地旅行實驗室|試玩回顧 1 】
 
 
【 本地旅行實驗室|試玩回顧 3 】
By 創不同協作 / Make a Difference Institute

MaD(Make a Difference)創不同成立於2009年,是一個結合思考和行動的地區性協作平台。MaD以跨界合作、共創、同理心及永續發展為核心價值,支持本地創意生態的長遠發展,積極推動年輕人以創新方法探索及回應當代挑戰,建立創意公民社會,帶來正面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