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子實驗 2.0 – 一路走來不易的香港「書車」

種子實驗 2.0 – 一路走來不易的香港「書車」

細閱只需 7 分鐘

「甚麼時候閱讀能像看Netflix,甚至看『愛的迫降』或 『雖然是精神病但沒關係』般成為話題呢?閱讀本應普及至這種程度,但現在不是。」愛書之人莊國棟(James)前前後後花了大半生推廣閱讀,他最希望有日閱讀不再只是一小撮人的愛好,而是一個品牌、一股風氣,大眾會覺得讀書「好型」、「好玩」,甚至感到不看書就有所損失。曾開辦書店、兩度參加Good Seed的他,如今帶著裝滿書本的木頭「書車」走遍香港各地。

書店結業 曾用三、四年還債

失敗再嘗試,失敗再嘗試,彷佛是James人生的寫照。
 
James在2004年於鬧市中開辦書店「阿麥書房」,獨特選書品味,加上不時舉辦音樂會、研討會,滋養過不少本地人。最終因經營不善,五年內一間間店子結業。生意失敗,他要到商業機構工作,還債達三四年。愛書之人因為書感到無比痛苦,一度放棄再看書。「書店不去,舞台劇不看,我好像和自己割裂了。」
 
十年過去,兜兜轉轉,現在他終於能夠正面過去,拾回最愛的事業,開辦社企「滾動的書」(Rolling Books),以活動形式推廣閱讀。「從債務上看,書店某程度上是個失敗。現在回看,原來我可以用上這個失敗,轉化成生命里程的元素。」

毋須與失敗割蓆

「我不是成功的個案。」這是James在訪問中說的第一句話。原來他曾經兩度參加Good Seed,第一次報名時,他以青年議題結合親子活動的點子申請計劃,可惜無功而回。不過James沒有放棄,再接再厲,結果終嘗成功滋味。
 
「遇到失敗過程,不要緊,繼續去。」人生的大起大落,令James對失敗看得淡然。沉澱下來,他認真審視落選原因。他認為,自己雖然有數年在非政府機構工作的經驗,對議題熟悉,卻未能清楚向評審展述自己的計劃。或者說,其實連他都不清楚自己想做些甚麼。「我很難說服我是最佳人選去做這個項目……這很重要,當我向其他人推介這個計劃,這計劃和我的關係是甚麼?」
 
這時,James想起低谷時期的經歷。書店結業後,他一度陷入抑鬱,更在Facebook上unfriend所有書店客人、朋友。直至身體出現警號,他開始獨自跑步。成為習慣後,他舉辦了「跑步讀書會」,招募了一伙人在城市裡慢跑,再閱讀與路線相關的故事。未想到「以跑會書」重新連繫上一個個舊友,他又能用上昔日經營書店的觸覺,挑選書籍,設立主題。James才發現﹐原來昔日經營書店的人脈和經驗,可以在往後事業、計劃、興趣上大派用場。「以後做的事,不一定要和以前的自己割席。」

走入校園社區說故事

人生總是離不開「書」,James想,何不回到自己最熟悉的範疇,把閱讀結合社會議題,透過大小創新活動推廣閱讀文化。於是他參考台灣、日本案例,以「滾動知識車」的概念,再次報名Good Seed,終於成功入圍。「好多人認為social innovation需要破天荒,我反而覺得不需要,創意不是忽然有一件好新的事出現,有時可以很簡單。」
 
開始時,James計劃將「書車」帶入學校﹐向學童推廣閱讀。所謂「書車」,其實是租用「貨van」,再加以佈置。James坦言,書車外型不討好,一次最多只能容納廿多人,令學校難以安排學生參與,所以計劃失敗。「於是那一年,就是拿著這些經驗,不斷轉變(計劃)原型。」
他快速變陣,改用精緻的木頭車,再到市集、嘉年華、書節推廣,反應不俗;在學校,則改到禮堂向一整級學生舉辦戲劇、小丑表演,以另一種方式說故事,好令校方容易接受和安排。

同路人支持 不再單打獨鬥

一般而言,經營生意一旦發現運作模式出錯,或需付上沉重代價才能再試一次。但James說,社創基金不會硬性規定計劃成果須百分百按照申請原型執行,「他們明白你是在創業,要經歷prototype(原型)不可行、再調節。」
 
James說,十多年前在香港要推廣閱讀就只有開書店一途,但「養書店」如無底深潭,要兼顧租金、人工、存貨等,投放金錢、運用人脈去經營,感覺單打獨鬥。但現在運作社企,得到不少人支持。「首先有人給錢你『做生意』。第二,以前不會有人教你怎麼『做生意』﹐但某程度上現在做社企,或者經歷Good Seed及隨之而來的其他項目,好像每一步都有人教你怎樣做。」

推廣閱讀不只是辦活動

是否完了以前開書店未完的夢?James說:「我覺得只不過是繼續,和以前一樣,但以另一種形式去做。」
 
James承認,人們不會因為參加某個活動,就突然愛上閱讀,但他希望透過活動帶出閱讀的樂趣,改變大眾對閱讀的觀感。「令小朋友感覺到,閱讀過程中不用飽受閱讀報告帶來的壓力,或者限制於『這個故事教訓我甚麼……』的閱讀方式,所以我覺得推廣閱讀其實是很長遠、持續的過程。
By Good Seed 好薈社

好薈社由香港理工大學賽馬會社會創新設計院(J.C.DISI)協辦的社會創新培訓及種子基金計劃。計劃由社會創新及創業發展基金撥款資助,致力釋放本地年青人的創作潛能,以設計,科技,商業三個重點出發,鼓勵他們以創新點子幫助社會上有需要的群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