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 6 月 By 創不同協作 / Make a Difference Institute blogMaD, SDG17-全球合作, 實行記 Collaction:你是公民社會最珍貴的資源 在數碼時代,許多初創企業憑群眾募資平台,得以跨領域和地域匯集資金,開展夢想旅程。但要永續發展,不能單靠天時與地利,還須仰賴人和。英國心理學博士梅雷迪思.貝爾賓的「團隊角色論」,建議企業因材分工、共擔責任、互補長短,加強組織結構,以應付未知的... 了解更多
08 6 月 By 創不同協作 / Make a Difference Institute blogMaD, SDG3-健康和幸福感, 實行記 病不孤單:為病患充權 香港公私營醫療體系失衡,大概是有修讀通識的高中學生都知道的問題,事實上失衡至甚麼地步?告訴你一項驚人數據:本地公立醫院和私家醫院的醫生比例約為1:1.2,前者需要照顧全港近九成的病人,後者卻只需照顧一成,這狀況已維持20年。有關解決辦法的討... 了解更多
07 6 月 By 中大社創志 Cubic Zine blogSDG1-消除貧窮, 中大社創 由實驗至政策 諾貝爾經濟學獎最年輕得主 Esther Duflo不一樣的扶貧歷程 2019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有三位,其中最具話題性的相信是來自法國的經濟學家Esther Duflo,事關領獎時只有46歲的她是該獎項最年輕的得主,亦是第二位獲此獎的女性,意義非凡。Duflo與同樣任教於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的丈夫Ab... 了解更多
06 6 月 By Good Seed 好薈社 blogGood Seed, 社企 種子實驗 14:發掘本土Hidden gem由街市做起 香港18區,區區都總有一個街市在附近,但加起來原來全港共有超過180個街市,當中結合了不少街頭傳統智慧以及本地飲食風俗習慣。但當超級市場越開越多越開越大,本土街市還有怎樣的生存空間?Daniel Edelson就是少數愛上香港街市的外國人,... 了解更多
03 6 月 By Trial and Error Lab blog創業, 嘗試學院 「創業?我只係將中意嘅事當係職業……」 當人家讚賞你有勇氣在逆市創立品牌,其實你心裡可能嘀咕:「創業?我只是做喜歡的手作及藝術……我還在後悔,在想要不要找回工作養家呢!」究竟是純粹為了興趣,還是想要創造自己的事業?有想過打算以此為長遠事業嗎? 話說這幾年跟Trial and Er... 了解更多
02 6 月 By SOBIZ blog創業, 社企 【創辦人都要面試.一】 叮噹,叮噹。「歡迎歡迎,Johnson、Sarah,隨便坐丫。」兩個人周圍望咗兩眼,見到辦公室中間有張圓形梳化,梳化旁邊有兩個搖搖木馬,二話不說即刻坐咗上去。「我諗兩位都知今日上嚟SOBIZ面試係見咩職位?」「Er…..好似係……」「創辦人... 了解更多
01 6 月 By 中大社創志 Cubic Zine blogSDG10-減少不平等, SDG4-具質素的教育, 中大社創 推手語雙語親子學堂 鄧慧蘭:我慶幸讀了語言學,能用研究消除社會誤解 「我超喜歡莎士比亞,他確是個偉大的人生思想家。」鄧慧蘭教授是為人熟悉的手語語言學家,雖然身為健聽人,但是過去廿多年來,不斷推動手語語言學、聾人教育、幫聾人鋪建上大學的橋樑。這份對弱勢長期的關懷,多少跟她自小飽讀文學有關。「人生有好多時候,要... 了解更多
01 6 月 By BPWHK 香港商務及專業婦女協會 blogSDG5-性別平等, SDG8-好工作和經濟增長 家庭事業兩者兼備不是奢侈品 香港是一片福地, 由開埠以來我們生活一直風調雨順, 一個個天災人禍也沒有把我們拉倒下來。香港人出名「食腦」, 懂得見招拆招, 很會靈活變通。然而每次我們擺平眼前的問題, 到底有沒有去找出根本原因(root cause) ?在七八十年代,香港... 了解更多
30 5 月 By Crystal Chan blogNGO, SDG11-可持續城市及社群, 經管錦言 ImpactHK 慈善生態圈支持露宿者融入社會 相信你有聽過「麥難民」一詞。「麥難民」泛指香港一些露宿者晚上以麥當勞為家。但由於新冠肺炎疫情在3月底愈趨嚴重,麥當勞因此暫時取消晚餐堂食,政府的公共設施如運動場與公共浴室也關閉,政府不時鼓勵大家留家抗疫,但可有想到一些無家可歸的「麥難民」卻... 了解更多
30 5 月 By Good Seed 好薈社 blogGood Seed, 社企 種子實驗 13:傳遞上一代的流動人生與在地的智慧 今日的城市和舊日早已割裂:忙碌的父母不再常跟子女講床邊故事;在都市發展規條下,小販被趕絕,街道也在快將消失。再沒有人懂得補衫,沒有人會懷著珍惜之心把米缸最後一粒米啃完。然而,人沒有因此快樂一點,城市也沒有因此自由一點。 生於赤柱木屋區的麥雅... 了解更多
23 5 月 By Good Seed 好薈社 blogGood Seed, 社企 種子實驗 12:從紙面到地面助行器的演變 香港政府在1997年推行「全校參與」模式的融合教育,並在《殘疾歧視條例》下所有學校都有責任收錄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並提供適切的支援。可惜真正的融合教育並不是靠一條條例或一個法案便可以推行的,曾在英國留學的劉鑲(June)就特別關注10-1... 了解更多
22 5 月 By 創不同協作 / Make a Difference Institute blogMaD, 實行記, 社企 兒童為本 共享親職:歷時一輩子的計劃 再婚媽媽阮絡伶(Circle)與好友鄭華珠(Jessica),回想2017 年時,二人籌組「兒童為本 共享親職」藝術教育計劃,以藝術與文學作媒介,向離異家庭及社會大眾推廣「共親職」(co-parenting)的概念。面對連串倫理、資源、人力...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