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laction:你是公民社會最珍貴的資源

Collaction:你是公民社會最珍貴的資源

細閱只需 12 分鐘

在數碼時代,許多初創企業憑群眾募資平台,得以跨領域和地域匯集資金,開展夢想旅程。但要永續發展,不能單靠天時與地利,還須仰賴人和。英國心理學博士梅雷迪思.貝爾賓的「團隊角色論」,建議企業因材分工、共擔責任、互補長短,加強組織結構,以應付未知的變化。

香港青年Himphen和Nelson亦相信以上理念,笑說「兄弟爬山,各有所長」,並早於2014年以概念類近的「群眾外包」結合科網技術,創辦社會創新行動平台「Collaction」,嘗試在金錢以外,跟逐夢者尋索及共享官、商、學、民的資源與資訊。

年輕創業家,每步也艱難

訪問定於長沙灣的Good Lab進行,當日Collaction成員Himphen、Nelson、Amy、Catherine和Camelie恰好在該處進行社企交流活動。看他們穿上印着「Collaction」字樣的黑T裇,忙碌地穿梭於攤位之間,親力親為地做佈置、檢查器材、跟參加者講解流程,人手不多,大家忙過不停。可他們還是笑語盈盈,態度親切,群策群力,令人感受到他們的幹勁與熱情。同時,我也不禁想起年輕人初創的起步之難。

創業難,守業也難。除非你含着金鎖匙出世,先天擁有強勁的資金與人脈,否則作為創業新人類,無可避免會遇到各種考驗,而籌募資金往往是第一個難關。從前,要不向政府或相關組織申請資助,要不向銀行借貸,要不向親朋集資,種種方法耗時亦困難。

及至雲端年代,人際交流與溝通模式有所轉變,約從2003年起,全球湧現各式「群眾募資」(crowdfunding)平台,從國際知名的Kickstarter、Indiegogo,到廣受亞洲區域歡迎的flying V、嘖嘖、群募貝果等,均讓有心人跳出由上而下及被動的資助框架。平台用家可於網絡主動發表計劃,並以股權型、債權型、回報型、捐贈型等相對平等的形式,爭取支持者贊助自己的專案,或贊助別人的計劃,互動快、開源易,掀起一片初創熱潮。

Collaction成長至今經歷了大大小小的考驗,慶幸遇上了不少有心人協助,得以慢慢茁壯。
比錢更重要的資源

由群眾主導的多元創投概念,令大學主修電腦系的Himphen與Nelson為之嚮往。兩人想將知識回饋社會,2014年,Nelson在某知名搜尋器主辦的創新計劃比賽,目睹不少有價值的提案,因輸掉比賽失去研發機會,就跟Himphen研究並於同年初夏推出Collaction雛型,想盡一己綿力助人拯救夢想。

有別於群眾募資平台,Collaction採用的是更廣泛的「群眾外包」(crowdsourcing) 概念。此詞由記者Jeff Howe在2006年提出,意謂「將過去由指定員工完成的工作,公開地交由不固定的一大群人完成」。Collaction沿此意念,開創了由職場新人和大專生組成的網上交流平台,名字結合了「collect 」(收集)和「action 」(行動)兩字,代表組織強調不只為初創者募集資金,更重要是匯聚人手、資源與行動。

Himphen解釋,「大眾常將『資源』理解為『資金』, 其實策劃一個活動不僅靠錢。譬如辦一場舊照片展,從聯絡相關單位,尋找舊照片等程序,都牽涉很多物資與人手安排。另外,留意到坊間好些自發計劃放上網後,因為資訊太多及平台分散,通常好快已沉底,未能獲得注意。有見及此, 我們想運用資訊科技與互聯網知識,以不佔物理空間、無地域、無時限、成本較低,卻可吸納各界人士及集中資訊的平台,凝聚更多渴望推動社會革新的同路人,一起以Give and Take精神發動社區計劃,收集與共享閒置資源。」

Himphen早於2014年與同伴成立Collaction,利用網上社群方式將「群眾外包」(crowdsourcing)的文化帶給香港。
用自己的平台做實驗

 有趣的是,「助人前先要自助」——Collaction也是初創計劃,自身亦面對很多挑戰。Nelson笑說逆境也是好事,因為個人經歷是「群眾外包」理念的鮮活見證。「從起步未成熟到今天,我們一直調整和進步。例如最初計劃沒考慮太多社會性,只單純地想幫人實現夢想,誰知,竟然收到一些『我想去旅行』、『我想買新電話』等願望,擔心偏離計劃初心,就修正方向只做以回饋社會為目標的計劃。」他相信認清初衷,是初創者的關鍵一步。

Himphen補充,「創團時欠實戰經驗,香港人那時對初創認識不深,外界急於看成效決定支持與否,最初推廣難免有過碰釘的階段。不過做好本份最重要,不介意進度緩慢。」

Collaction跟MaD時有聯絡,「我們常向MaD 請教,或透過他們認識其他理念接近的單位,從他人故事中吸收養分。此外,我們亦主動組織各類活動,像連續四年與香港基督教服務處深中樂Teen會合辦「童心共享」計劃,開創免費的香港街景相片庫,提高公眾參與度。」

溝通的藝術

Himphen說,這些項目不但為團隊累積執行經驗、知名度與人際網絡,令日後策動新計劃時有具體的先例可循,過程中亦跟不同政府、商界與民間組織,互相分享資源和資訊,增進各方了解和認知。

「像做『Snappy』香港街景相片資料庫,需要搜集大量香港老照片,我們自然向政府部門新聞處和康文署求問。起初他們不肯提供相片,第一時間,大家通常會想『乜咁唔幫手』、『好官僚啊』,可是追查下去,發現很多照片版權不屬政府,不能隨意外借使用。輾轉間,我們循其他途徑向公眾收集舊照,無意中發現更多香港故事。政府部門看到成品時,也欣賞民間的能力與創意,想看看日後有否合作機會。」Himphen從事件獲啟發,「凡事冷靜溝通,別給成見影響判斷, 亦會嘗試將所知情況與外界分享,提高資訊透明度,才能讓資源得到更好的應用。」

Nelson示範Collaction最近研發的Snappy互動裝置,即時對比香港不同地方的新舊照片。
兄弟爬山,各有實力

有了資金、資源和資訊基礎,怎樣以「人力」延續發展,是Nelson和Himphen關切的重點。兩人都是IT人,科網知識豐富、管理力不俗,「但設計、美術或人文關懷等部份,則需更多人材參與發揮。」

他們認同「團隊角色」的重要性,故樂見就讀社會科學系的Amy和Camelie,以及因為要做社會創新功課而參與活動的Catherine,帶着不同的才能、知識與想像,加入團隊分擔文字、設計與聯絡等工作,平等地提出想做的提案與活動。

Himphen認為新一代追求的價值跟上一代不同,「比起純粹的利潤和結果,大家更重視過程中的得着,如精神價值與身份認同等。近年社會動盪,人人感到困擾和不快樂,我們都想藉平台讓大家當持份者,自主發聲、行動,找到個人定位與夢想。」

不放棄就有希望

連續四年參加「童心共享」的Amy表示認同,「幾年來,跟社區中心的低收入家庭的小朋友實踐共享理念。起初兩年好簡單,大家寫下好人好事,交換社區捐贈的禮物。之後慢慢進化,留意獨居長者需要、籌備社區換物會,甚至動手設計公共遊樂場,由收禮物變成關心社區、送禮物給別人。資源共享不一定是條件優越的人才做到,連小朋友都有愛社區的能力和方法。我們看到群眾外包理念並不封閉,在不同個體身上擴散與成長,好感動。」

Nelson感觸和應,「現在正值9月,香港變天。將來社會變成怎樣?無人知曉。Collaction的發展亦存在未知的難關,像公眾對我們多了認識與信任,可是商界與政府的思維仍然較牢固,我們想由下而上做民間倡議,仍未可輕易取得認同。只是,路上看到不同階層、年紀的人,盡其所能發揮所長,那怕只是小朋友寫張鼓勵紙條,行動微小,積存起來還是有力量。因此我常常提醒自己,千萬不要因為怕失望,就放棄變得更好,這才是真正的絕望。」

「改變不能一步登天,結果非即時可見,做事有成功亦有失敗。但無論如何,只要你曾經付出,努力被記錄,日後多一個人看到,就多一個機會,讓夢想未完成部分,被延伸、發展及補完。持守本分繼續做吧,當想法遍地開花,我們會知道怎樣找回自己和城市的未來。」Himphen堅定地總結。

Collaction將小朋友為社區創作的畫做成大家愛用的貼紙。

Collaction
網站:https://www.collaction.hk/
Facebook:Collaction
Instagram:collactionhk

訪問及撰文:張高翔
攝影:Barry Cheung
編輯:樊樂怡、郭靄儀、梁棨豪

By 創不同協作 / Make a Difference Institute

MaD(Make a Difference)創不同成立於2009年,是一個結合思考和行動的地區性協作平台。MaD以跨界合作、共創、同理心及永續發展為核心價值,支持本地創意生態的長遠發展,積極推動年輕人以創新方法探索及回應當代挑戰,建立創意公民社會,帶來正面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