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婚媽媽阮絡伶(Circle)與好友鄭華珠(Jessica),回想2017 年時,二人籌組「兒童為本 共享親職」藝術教育計劃,以藝術與文學作媒介,向離異家庭及社會大眾推廣「共親職」(co-parenting)的概念。面對連串倫理、資源、人力與溝通的難題,她們發現「處理家庭與關係,是至死方休的深奧課題!」她倆笑說即使前路難行,教育大眾新觀念難以一蹴而就,「但我們為了孩子,願意繼續探索。」
傳統觀念的緊箍咒
俄國作家托爾斯泰曾寫到:「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尤其華人社會思想傳統,夫妻關係強調「男主外、女主內」、「夫唱婦隨」;親子關係則在意「傳宗接代」、「養兒防老」,這一切均對每個人造成不同程度的倫常枷鎖、情感規範與關係壓力。若誰稍為逾越界線與禁忌,往往引發難以想像的家庭衝突、人際爭執或社會歧見。
譬如離婚,據香港政府人口統計處顯示,個案數字持續上升。以2016年為例, 每一千個人當中, 就有2.34 人離婚,為1991年的兩倍,現象越見尋常。可是人們受傳統觀念影響,未必懂得處理「尋常」的分離。不少離異配偶為了子女撫養權、贍養費和探視權等,更衍生家暴、虐兒或對簿公堂等狀況,加上現時本地綜合家庭服務中心及社會福利署保護家庭及兒童服務課,雖有前線社工跟進個案、做公眾諮詢及籌辦治療小組,但人力與資源有限,當個案持續增加,問題就如雪球般滾大,只可治標不能治本。
共親職是父母的功課
要改善情況先要改變觀念,是Circle走出婚姻風暴後的領悟。數年前,Circle經歷與前夫仳離、處理長女管養權,以至後來重組新家庭及誕下次女,心力交瘁,「離異不只是夫妻之間的事,還要顧及孩子、其他照顧者以至鄰里親友的感想。譬如婆婆留意到長女在兩個家庭中來回走,不停轉換環境,心情和脾氣易起伏;老師同學亦會問,為何接送長女返學的爸爸不是同一個人;外人也好奇兩姐妹不同姓氏等。各種考驗都令我困惑。」
逆境當前,必須自救。Circle從小鍾情文藝與閱讀,於嶺南大學文化研究系畢業後,曾任職本地婦女組織及機構,這啟發她主動看書尋出路。「對『共親職』的認知,來自經濟日報出版社出版、香港家庭福利會翻譯的《兒童為本──離異父母共享親職手冊》。起初被書面『兒童為本』字眼吸引,細讀後,得悉聯合國兒童權利委員會早於1989年已提出父母與孩子須建立穩定關係,此乃兒童的基本權利。」
「無奈地, 離異父母或因惶恐不安,或因公務繁重,或因希望操控情況與性別權力等問題, 總是側重個人需要及離異手續等,既忽略孩子心情,亦將他們看成資產。『共享親職』的本義,正是希望大人拋開刻板的家庭觀,離異後認清關係盲點,接納多元的家庭組合,凡事以孩子為本,各盡父母職能,共同養育,保護他們心靈完整與健康。」她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