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大型商場,我們輕易找到一系列童裝、少女服裝或行政人員套裝的品牌,但老人家的衣飾往往缺席於主流商店之中。我們不禁想問,難道老人家沒有愛美的權利嗎?當逐漸老去時,簡單如衣服是否稱身,為何也沒有人在意?
經過一般長者中心,裡頭不是微弱的電視機廣告聲,就是康樂棋子碰撞的聲音,狀甚冷清;但這天走進位處黃大仙的長者鄰舍中心,房間擠滿了公公婆婆。這邊換好唐裝衫的公公笑意盈盈走出來,那邊化好妝的婆婆捉著義工的手說:「好靚啊。」縱然外頭的溫度只得個位數字,但整間長者中心則充滿暖意。
與一眾花枝招展的長者相比,駱麗明、鄭佩詩及盧嘉敏的鮮藍色義工服就較為「遜色」了。2017年3月成立的「裳樂匯坊」,以衣服作為媒介,希望透過為老人家縫補衣服及製作新衫,助他們節省金錢外,還讓他們擁有美的權利。「後生那一批不會去補衫,破洞就會掉;但原來很多老人家都不捨得掉衣服。」鄭佩詩說。
衣服也是媒介
鄭佩詩從事採購十多年,工餘時間也會做義工接觸老人家,但相處時間十分短暫。這次計劃則能定期與老人家相處,讓她感受良多。她曾看到有位伯伯穿了一件灰色毛衣背心,衣尾位置破了幾個大洞,但他初時不願意給鄭佩詩拿去縫補。「當時要哄說買一件新衫給他,將身上的毛衣跟我們交換,這樣他就願意了。」鄭佩詩笑說。衣服只是引子,讓義工跟長者打開話匣子;計劃的重心則是希望讓老人家感受到關愛。「這個中心的老人家,仔女大多都住得遠,或者沒甚麼依靠。我們不會太深入問他們的事情,但有人捉著她的手問凍唔凍,讚下佢,已經好開心。」她說。縱觀坊間的時裝店,幾乎沒有牌子是為長者而設,他們只好到街市或街邊檔攤買衫,尺寸也沒甚選擇,大多都是「闊袍大袖」的款式。但長者的體型或會因為疾病或年老而有所改變,鄭佩詩等人就搜集資料,觀察他們的需要。「有些後生時生完仔之後肚腩鬆,就要闊些,但衫袖有時就會過長。」鄭佩詩解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