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子實驗 18:上一課子女的必修課

種子實驗 18:上一課子女的必修課

細閱只需 8 分鐘

由幼稚園到大學畢業,我們大約用了10多年時間讀書,但當中沒有任何一課是關於父母。在黃炳建(Solomon)眼中,「上有高堂」是一門長者照顧的必修科,蕷計修讀年期難以估計,Solomon暫且訂為一終身。

這天,27歲的Solomon跟「子親樂」的創辦人邢柏堅合辦第四次「水仙班」,縱然二人年紀相約,架著眼鏡的Solomon卻散發著一種成熟及沉實的氣質。他站在參加者的旁邊觀察他們的需要,當其中一位「女兒」四處張期時,Solomon則立即迎上她的目光提供協助。「上有高堂」除了透過舉辦子親活動,增加子女與父母相處的機會,還提供照顧長者的實用資訊及建議援助方法,這教我們不禁要面對現實——面對父母變老時,子女應如何準備?

2015年,Solomon的父母剛踏入退休年紀,身體機能尚算健康,當他以為父母的生活一切如常時,媽媽於快餐店的經歷猶如一股電流,教他頓時有所覺悟。「她說在快餐店坐了一整個上午,周圍都是七八十歲的公公婆婆,她問我『那麼我否要坐足廿年?」」這段對話讓Solomon驚覺媽媽正在變老,繼而讓他深思父母從剛剛退休,到身體機能袞退,甚至百年歸老的時候,子女角色是十分具影響力。「還未有任何計劃之前,就已經有『上有高堂』道個名字,因為這是為他們而做的。」Solomon說。

十字路口的選擇

自萌生「上有高堂」的意念以來,無論計劃的方向、內容及宣傳等工作均由Solomon一手包辦,一人的能力始終有限,時間分配、工作量等尚且能夠逐步安排,教他最為困擾的卻是每個下決定的時刻。「我第一個要落的決定就是會否辭工。」Solomon緝業後曾到法圈巴黎銀行擔任企業金融分析師,及後於領展先後從事總裁行政助理及房地產投資的工作,前途理應一片光明。

可是,當「上有高堂」開展了半年後,Solomon於工作上即將迎接另一宗交易,意味他將有數個月難以抽身。「如果選擇繼續留低做單Deal(交易),即是有幾個月都是凌晨兩點才收工,這樣就要放低『上有高堂』做了半年的工作。當時跟女朋友商量,她好贊成我去做『上有高堂』。要不是她支持的話,我應該很難短時間內做到決定。」Solomon微笑著說。

辭職絕非衝動的決定,Solomon遞上離職信前,已確保存有一年洗費及家用,並且購買多一份醫療保險。從Solomon的話語之間,覺得他對自身的前路甚有規劃,而且做事踏實;但「上有高堂」將來的發展猶如未知數,考慮離職的時候會擔心不如預期嗎?「女朋友代我想了最壞的情況——要是做了兩三年才是28,29歲,都沒有大不了;雖然投放了一筆錢,就當讀了一個老年學的master(碩士)吧。過程中會到不同機構實習,起碼學懂怎樣照顧自己爸爸媽媽。即使現在還沒有需要但the moment will come(那個時刻終會來到)。」

當保健員的300小時

放棄高薪厚職,Solomon全心投入「上有高堂」的工作,開展的第一步竟是考取保健員牌到老人院實習。「這都是女朋友建議的。她覺得既然要做與長者相關的計劃,不妨去認識多有點他們的需要。」考取保健員牌需要修讀300小時的課程,連續兩個月每天上8小時課堂,並且要熟讀兩本比字典還要厚的課本。「一路讀才發現這兩本書,原來只是照顧老人家的入門課。試問一般上班族,怎會懂得去照顧長者呢?」Solomon聲線揚起,語帶驚歎地說。

在老人院實習的時候,Solomon需要換片、餵飯、沖涼,工作與護理員無異,這些旁人眼中的厭惡性工作,他都照單全收,全因過程中能確切地觀察到長者的需要。他曾看到有個患有心絞痛的婆婆經常「扭計」不吃飯,職員往往就會拿出必殺技一打電話給兒子。「好神奇,每當阿仔來探婆婆,就會自己食飯,不用餵,甚至連湯都喝光。其實人老了不一定需要好好的環境、硬件,他們最想是有人愛、有人陪,這令我打從心底裡覺得『上有高堂』這件事是正確的。」Solomon眼神堅定地說。

「你估吓水仙放噸邊?」

「上有高堂」曾舉辦過泰拳、生態遊、品茶等子親活動,Solomon的父母也有參與其中。爸爸品茶時認識到新朋友,甚至為水仙班備用的花盆題字,媽媽更成為按摩班導師一「上有高堂j猶如成為Solomon與父母的引線,讓兩者的生活逐漸同步。「以前他們一問起工作,我就會變得好煩躁;但現在返到屋企,阿爸問我『你估吓盆水仙放在哪裡?』我就覺得幾過癮,會跟他玩下。」他笑說。

「上有高堂」成立三年以來,Solomon的意外收穫是跟父母的距離拉近,也教他有更多與父母相處的機會。「這個經歷我覺得是無悔。因為跟屋企人的溝通一直是較理性,較少去分享自己感受;但共同去做了那麼多活動,衍生了那麼多互動,單是這一點已經好值得。」

撰文:柯詠敏、羅坎、阿島、伍嘉瑩、石嘉俊
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Good Seed畢業項目:上有高堂

By Good Seed 好薈社

好薈社由香港理工大學賽馬會社會創新設計院(J.C.DISI)協辦的社會創新培訓及種子基金計劃。計劃由社會創新及創業發展基金撥款資助,致力釋放本地年青人的創作潛能,以設計,科技,商業三個重點出發,鼓勵他們以創新點子幫助社會上有需要的群體。